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网络民粹主义—起因、潜能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4 07:55
  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巨大发展,伴随着喜人成就的取得我国各方面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政府官员利用手中公共权力谋求私利的问题,企业分配中劳动者收入比重小问题,地区和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社会发展中的不公正问题导致民众心中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不断积累,滋生着民粹主义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极端的平民化,不管是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还是政治策略,都强调全体民众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参与,把主权在民理想化为广泛社会动员基础上的直接民主。当民粹主义与网络媒介结合,借助新兴的社交媒体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时,网络民粹主义便孕育而生。网络民粹主义成为我国网络空间具有巨大政治影响的社会思潮,基于世俗权威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同意的政治逻辑。网络民粹主义不时借助社会热点公共事件进行话语动员,其动员实践通过群体的二元对立划分和话语抗争来进行,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所谓的网络民意对公共舆论进行干预甚至绑架。它在网络媒介空间的频繁活动,初步展现了其社会动员的潜能。对于网络民粹主义的政治动员潜能,本文从动员的基础、动员的逻辑和动员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网络民粹主义的政治动员...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框架及方法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四) 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 研究难点
        2. 可能的创新点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 民粹主义概念的核心要素分析
        1. “民”与“民粹”
        2.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其内在张力
    (二) 民粹主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1. 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
        2. 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
    (三) 网络民粹主义的时代内涵
二、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多维因素分析
    (一) 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土壤
        1. 儒家的民本思想
        2. 平均主义思想
    (二) 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技术因素
        1. 互联网技术特性与网民群体心理特征的结合
        2. 网络新媒体对传统大众媒体的冲击
    (三) 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现实社会因素
        1.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公正问题凸显
        2. 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阶层分化
三、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政治动员潜能
    (一) 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基础:大众的崛起
        1. 对大众群体的观念变迁
        2. 互联网媒介环境中大众的崛起
    (二) 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逻辑:人民是合法性的来源
        1. “人民同意”原则
        2. “民意”对网络舆论的绑架
    (三) 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实践:对立认同与话语抗争
        1. 对立认同下的群体划分
        2. 网络空间的话语抗争
四、网络民粹主义兴起带来的政治影响
    (一) 网络民粹主义带来的积极影响
        1. 有利于扩大民众话语权和维护其利益
        2. 有利于民众监督政府组织和制约社会优势阶层
    (二) 网络民粹主义造成的消极影响
        1. 导致政府公信力被削弱,引发合法性危机
        2. 导致民意被操纵,威胁我国民主政治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54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754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