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建构“稳定型民主”的约束条件及中国启示——基于“新兴民主国家”“民主动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12 05:14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踏上了民主化的历程,它们直接移植了西式民主模式。这些发展中国家希望达到与西方国家一样的状态,实行与西方国家相同的政治制度,它们包括以普遍选举为特征的民主制度,仿照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及在西方国家之中普遍实行的多党竞争制度和代议民主共和制度。这些发展中国家也就被称为后发民主国家或者新兴民主国家。这些新兴民主国家最初的愿景其实很简单,就是单纯地希望自己能够和发达的西方民主国家一样,经济发展富裕,政治制度完善,文化思想先进,社会和谐安宁,可是,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并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梦想难以照进现实,民主化的过程中充斥着腥风血雨,持续不断的动荡成了许多新兴民主国家和地区挥之不去的梦魇。从有“第四波”民主化之称的“颜色革命”的中亚国家到有“阿拉伯之春”之称的中东国家,从非洲北部的两个相对比较大的国家埃及和利比亚,到阿拉伯世界中部地区的两个石油小国伊拉克和阿富汗,从欧洲东部兵家必争之地的国家乌克兰到亚洲南部政治动荡经常发生的国家泰国,从我国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选举到我国香港地区的“占领中环运动”,诸如此类的政治动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主
        2.稳定型民主
        3.新兴民主国家
    (二)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2.政治发展理论
        3.民主巩固理论
        4.稳定民主理论
二、“稳定型民主”提出的事实基础:“新兴民主国家”民主化实践
    (一)“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化历程
    (二)新兴民主国家“民主动荡”的表现
        1.国家治理失效
        2.国家分裂
        3.周期性政治动荡
    (三)新兴民主国家“民主动荡”的原因
        1.生态原因:移植型民主不符合后发国家实际状况
        2.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主缺乏经济支撑
        3.政治原因:现代国家制度不健全,民主缺乏制度保障
        4.文化原因:公民文化缺失,民主缺乏生存的文化土壤
        5.社会原因:中间阶层不健全,民主缺乏社会结构支持
    (四)稳定型民主:民主动荡背景下对“民主与秩序的平衡”思考的结果
三、建构“稳定型民主”的约束条件
    (一)“国家认同”是建构“稳定型民主”的情感基础
    (二)一定经济水平和相对均衡财富分配是稳定型民主的经济要求
        1.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是稳定型民主厚实的经济基础
        2.均衡的财富分配可以防止贫富对冲而毁灭民主
    (三)现代国家政治制度健全是稳定型民主的政治保障
    (四)良好的公民文化和民主素质是稳定型民主的文化条件
        1.法治信仰
        2.妥协精神
        3.规则意识
        4.宽容精神
    (五)中间阶层充分发育的合理结构是稳定型民主的社会前提
四、对推进中国特色的稳定型民主的启示
    (一)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工作,为稳定型民主提供观念前提
        1.完善公民教育系统,强化国家认同意识
        2.弱化民族差异,增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二)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为稳定型民主奠定经济基础
        1.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筑牢民主的基础
        2.解决好社会群体间的贫富差距
        3.推进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
    (三)完善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为稳定型民主奠定制度基础
        1.健全选举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2.完善政党制度,增强政权合法性基础
        3.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培养现代公民文化,为稳定型民主营造文化支撑
        1.剔除权力本位、专制主义等传统观念
        2.普及规则意识、法治观念等公民精神
        3.营造相对自由、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五)培育壮大中间阶层,为稳定型民主创造社会结构
        1.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现代化进程
        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
        3.发展教育事业,塑造高素质公民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85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