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密尔对自由的定义_《燕山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0 09:12

  本文关键词:密尔谬误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燕山大学》 2012年

密尔谬误理论研究

张磊  

【摘要】:自从古希腊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开辟谬误(Fallacy)研究领域以来,两千多年间,各个时代的逻辑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甚至科学家和政治学家,都为谬误研究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谬误研究延绵不绝,蔚为大观。密尔对于谬误有了许多前人不同的新见解。在整个密尔的谬误理论系统中,不单单包含着像对于谬误的界定、分类等基本问题,而且,密尔对于归纳法的运用、对科学方法论的运用、概率论、从传统谬误到非形式谬误的转变等,也囊括了很多互相交织的谬误思想。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谬误的概念、定义、分类问题,属于基础说明。具体包括“谬误”如何定义及其相关术语,,对于“非形式谬误”的介绍,对于谬误界定的相关问题的说明。除此之外,则是谬误的分类:包括已有的谬误分类、谬误分类的困境、谬误分类的新构想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在整体上论述密尔的谬误系统。期间,缠结在关于归纳法的根据方面,笔者做出了自己的诸多提炼,其中包括:“习惯”从何而来、“相信”与“事实”的由来和解释。普遍因果律的证据如何作为谬误研究的因素问题,以及密尔谬误分类法、密尔谬误理论的成就与问题中的归纳谬误和演绎谬误、“密尔五法”中存在的谬误等一系列密尔谬误思想体系研究。由于密尔的思想同其他时代的谬误研究者比较起来拥有突出的特点,故值得笔者继续深入研究。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和分析存在争议较大的“不完全归纳法”问题。有学者主张“谬误与归纳”并没有太多联系,有学者则认为谬误和语言研究息息相关,同归纳密不可分。笔者在总结国内外代表性研究的基础上,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永侠,武宏志;谬误理论的新进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永成;;当代谬误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黄展骥;评哈克、哥德尔的“自涉悖论”——“罗素悖论”百年祭[J];求实;2001年S1期

4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5 熊明辉;;语用论辩术——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邦凡;黄展骥与悖论、谬误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孙超;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现代科学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01期

8 冯晓英,王玉明;英文写作中汉式英语的文化与思维渊源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李昌舒;新理学负的方法的美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比较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在当代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李孟瑞;段静;;科学史的学科交叉特性及其联结科学与人文之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唐旭;;蒙田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新科;;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群;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展骥;“赋值”与“非赋值”平分秋色?——评克里普克的“悖论观”[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黄展骥;评科皮的“歧义”与“混含”——松鼠与猎人[J];丝路学刊;1996年03期

3 王军风;论语义悖论和集合论悖论的共同的逻辑成因[J];江汉论坛;1992年12期

4 王军风;辨析语义悖论[J];江汉论坛;1999年10期

5 黄展骥;“强化谎者”及其“特异变体”──评王军风的语义悖论分析[J];江汉论坛;2001年08期

6 黄展骥;评塔斯基的“说谎者”悖论——矛盾的“显”、“隐”与“被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7 阮松;西方的非形式逻辑运动与我国逻辑学的走向[J];南开学报;1996年06期

8 黄展骥;评哈克、哥德尔的“自涉悖论”——“罗素悖论”百年祭[J];求实;2001年S1期

9 黄展骥;“半费之讼”悖论──略论“自涉”与“非自涉”[J];人文杂志;1998年05期

10 陈慕泽;自我相关命题、说谎者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夏娟;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J];中州学刊;1994年04期

2 雷雨;论约翰·密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改造[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3 曹新华;做导演的苦衷[J];大众电影;1998年08期

4 陈光岳;;资本就在脑袋里[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0年03期

5 约翰·奥哈拉,潘华凌;九十分钟远的距离[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2期

6 王莹;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郝铁川;屁股、肚子与脑袋[J];政府法制;2003年10期

8 W.斯坦福,李小科;密尔百年研究概览[J];世界哲学;2005年04期

9 陈炳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制政府》的重新解读[J];现代哲学;2006年01期

10 陈小燕;;论密尔的最大幸福原则[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科;;《论自由》中的宗教片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卫红;;从洪堡到哈耶克:一种国家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公共卫生伦理学》[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4 ;纳菲尔德生命伦理学理事会:《公共卫生:伦理问题》[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5 绪宗刚;;公共健康与公民自由:张力与平衡——建立在美国公共卫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韩琳;;功利主义法学浅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陈荣中;蒋永强;;煤矿井下采区3300伏供电系统的完善与提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张钊;裴燕玲;;动态规划的正向递推方法[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徐成敏;于敬杰;田进;高春霓;;国产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刁端忠;晏玲凤;;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临床观察[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亦言 ;[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记者 张应昂;[N];南昌日报;2006年

4 徐姗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董歌;[N];汉中日报;2006年

6 王露璐;[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潘黎明;[N];喀什日报(汉);2008年

8 中山大学副教授 徐坚;[N];南方周末;2010年

9 陈雄亮;[N];中国商报;2003年

10 李茂;[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兆锐;约翰·密尔的印度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连伟;密尔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4 孙波;政治文明视角下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管南异;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8 武小凯;以自由看待民主[D];武汉大学;2010年

9 周建明;卢梭与密尔代表理论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儒威;通向自由富强之路的探索—严复文化思想新探[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昀;自由视角下密尔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晓敏;论密尔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修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艳;密尔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者[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池晨颖;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浦林;密尔父子新闻自由思想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6 张雅妮;论密尔的个性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梁红燕;论密尔少数派自由思想[D];河北大学;2011年

8 高志华;论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D];复旦大学;2011年

9 姜兰玲;论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马艳新;从普遍自由到个性自由[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密尔谬误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