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五岁孩子玩逻辑狗好吗_刘叶涛 刘东:“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

发布时间:2016-10-20 10:10

  本文关键词:“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刘叶涛 刘东:“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的相关文章

刘叶涛 刘东:“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

内容提要 “钱学森之问”是面向我国教育的一道难题。从逻辑的观点看,这一难题与“李约瑟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联,我国教育中逻辑教学环节的长期羸弱是导致“钱学森之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逻辑学不仅是科学的支撑和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要素,对于人的理性素养的塑造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它更是不可或缺。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更多...

梁立俊:皮鞋、胶囊与钱学森之问

这两天我在想:中国人的心眼为什么这么坏。引发我这样想的是废旧皮鞋造胶囊的事件。据说这个秘密又是媒体揭露出来的,那么有关部门肯定是吃大便去了。其实,很多坑害百姓的坏事都是媒体(网络)不小心揭露出来的,竟没有哪一件是政府相关部门自己发现的。可见政府很多部门真该吃大便。但是,这件事我没有认真想下去,主要怕——怕沦为听谣、信谣   更多...

郑永年:中国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到优先的位置。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从政府的政策话语来说,全世界很少有像中国政府那样把教育提高到那么高的高度。不过,中国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应当令人们惊讶,因为作为孔孟之乡的中国,数千年传统历来就强调教育。两千多年之前,孔子就已经把人口、财富   更多...

胡孚琛:钱学森:时代的骄子 民族的精英

一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但“钱学森星”仍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回旋。在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紧要关头,一颗伟大智慧的头脑停止了思想,但钱学森的科学精神将薪火相传。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人格,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智慧?他必将载入历史,并赢得众望所归!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钱学森院士溘然离世,三个小时后   更多...

杨恒均:谁能回答钱学森最后的提问?

我为啥称钱学森为战士?10月31日,98岁高龄的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本人在此对这位伟大的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钱学森同志生前有无数的头衔,最响亮的就是“享誉全球的中国科学家”,但我却更愿意称他为“战士”。我之所以不愿意突出钱老的“科学家”身份,是因为与比他在科学领域更有成就的九位华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一样,他的科学家身份   更多...

钱学森被迫回国的历史真相

电影《钱学森》在中国公映,电影中,把钱学森描写成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爱国主义毅然决然的回国报效祖国的高大全形象。这种传统主旋律宣传手段和表达方式是严重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其实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伟人故事有多少是被加工过而面目全非的,很多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在此,告诉大家钱学森被迫回国的真相。钱学森(1911年12   更多...

谢泳:钱学森和他的同学徐璋本

徐璋本就凭他那一篇文章,在将来的中国思想史上当会有他的地位——谢泳钱学森去世后,国内外有相当多对他的评价。其实要了解一个在时代风云中生存下来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并不容易。作为一个科学家,钱学森的道路在他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有特殊性,如果我们深入理解钱学森和他生活的时代,会发现他个人的生活道路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独特的,没   更多...

钱学森:我在美国的时候

编者按:此文录自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10月出版的《青年共产主义丛刊》第一集——《民主与自由》,第140—146页。 在这次整风运动的初期,有不少的知识分子——旧的、年长的也有,新的、年轻的也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表示过向往资本主义国家里面的所谓民主和自由,在不同程度上他们都曾认为在中国共产党旗导下的新中国没有资本   更多...

李云生:钱学森 一个仰望天空和研究天空的大师

今年5月,在同济大学成立100周年时,温家宝总理特别表示:“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作为“人民科学家”的钱学森,也是是党和民族的科   更多...

李鹿:说话伤人吹捧大跃进——不一样的钱学森

作为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在这场运动中表明自己旗帜鲜明地同张爱萍划清界限,贴了一张大字报揭发张爱萍的“大国沙文主义”,具体写的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陪同张爱萍到发射场时发生的事情,张曾指着地图跟他说:“这里是蒙古,从前都是中国的领土。”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归祖国的传奇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回国之日起,他就被塑造成一个   更多...

贾庆林:在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更多...


  本文关键词:“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6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