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

发布时间:2016-10-20 15:28

  本文关键词: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师范大学》 2014年

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

卫兵  

【摘要】:“拉姆齐测验”源自弗兰克拉姆齐(1931)在《普遍命题与因果关系》中的脚注,之后David Chalmers,Alan Hájek,David Barnett,Hannes Leitgeb等人对拉姆齐测验与摩尔式原则之间关系进行了争论。条件句概率逻辑进路的灵感来自“Ramsey测验”中表述的“信念度”,它主要关注条件句的可接受条件而不是真值条件。NTV观点是,基于条件概率来论证条件句的概率,并且将条件句的概率视为相应的条件概率。基于NTV观点的条件句逻辑研究有效推理中概率传递的一种逻辑,这种条件句逻辑能有效地消解“实质蕴涵怪论”,这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拉姆齐测验与摩尔式原则之间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对条件句概率逻辑的理解与反思。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拉姆齐测验的传统争论,对拉姆齐测验的“信念度”认知本质和摩尔式原则的“假设性”进行分析,论证拉姆齐测验加上摩尔式的原则可以衍推出理性主体会接受他们具有上帝一样的认知力,即拉姆齐+摩尔=上帝。 第二章是拉姆齐测验传统进路的否定,通过假设拉姆齐*测验来解释拉姆齐测验推出,在假设或者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或者制约来接受并且绝对地接受一些不受假设或者假设所支配的事物,拉姆齐测验加上摩尔式的原则并不能衍推出理性主体应该接受他们具有上帝一样的认知力,即拉姆齐+摩尔≠上帝。 第三章是拉姆齐测验的新思路,通过用假设的条件概率来表达拉姆齐测验,可以推出:一、无论质的或者量的术语用公式来表达,如果用内省的叙述来替代拉姆齐测验的变体,并且如果一种反射或者内省的原理是应用于类似“p的假设是非假设性信念的的一种情况”的时候,摩尔式原则是会影响上帝一样的认知力;二、如果拉姆齐测验的变体,是对他们的非内省的实例的进行适当地限制,因此摩尔式原则几乎从开始就避免考虑,那么上帝一样的认知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三、如果用假设的条件概率来表达拉姆齐测验,无论是定量或者定性的规模,这样,,即使我们是在内省的叙述方面来举例说明拉姆齐测验的变体,摩尔式原则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将摩尔式原则从上帝一样的认知力中去掉,剩余的将又会是拉姆齐测验的一个正确的变体,即上帝-摩尔=拉姆齐。 第四章是对条件句概率逻辑的理解与反思,条件句概率逻辑开辟了把概率与条件句逻辑结合起来研究的全新道路,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它在逻辑研究中的作用,认清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怀亮;王加良;;概率逻辑及其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熊晓建;;可能世界中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胡怀亮;;直陈条件句与“亚当斯论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5 冯棉;条件句与相干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胡怀亮;;含意理论与蕴涵怪论(上)——会话含意能消解蕴涵怪论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3期

7 王西华;;范·弗拉森后现代语言概率真理论的建构逻辑与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胡怀亮;;含意理论与蕴涵怪论(下)——规约含意能消解“蕴涵怪论”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胡怀亮;;当代条件句逻辑研究的起点——Ramsey测验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胡怀亮;;NTV观点引发的逻辑哲学问题——直陈条件句有真值吗?[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王力钢;;数理逻辑的发展及未来趋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7 龙小平;试论个体的本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胡红;盛作国;;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比较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晓光;;关于逻辑学功能定位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戚金霞;;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洪;;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建芳;;为逻辑三段论正名[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晓光;;关于逻辑学功能定位的思考:兼谈逻辑学与素质教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江怡;;胡塞尔是如何反对心理主义的?——对《逻辑研究》第一卷的一种解释[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余多星;;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思想及其哲学意蕴[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刘新文;;塔尔斯基论题和函数完备性[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王习胜;;论方法论取向的逻辑悖论研究[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祥云;;30年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是与非[A];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玉斌;自我与他人心灵的逻辑哲学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旻燕;元语言否定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穆重怀;新俄罗斯电影(1991-2008)的时代转型[D];辽宁大学;2011年

6 佟福奇;条件关系范畴的语言表达[D];吉林大学;2012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晓虹;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周赟;“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郑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何雄就;“偶然”逻辑特性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岱巍;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葛慧馨;从逻辑悖论角度透析“矛盾”问题[D];燕山大学;2010年

8 魏林;科学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D];燕山大学;2011年

9 王红娟;卡尔纳普意义理论[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郑丽;基于原型理论的指类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平;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7期

2 曾庆福;;论反事实条件句的语用性质[J];中州学刊;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怀亮;;拉姆齐测验:一个新的解释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11期

2 余思洋;;拉姆齐夫人与莉丽女性形象之比较[J];云梦学刊;2012年03期

3 王友鸿;仝贵云;;拉姆齐夫人的人格魅力——多视角手法对拉姆齐夫人的性格刻画[J];语文学刊;2012年05期

4 拉姆齐·纳斯尔;倪志娟;;拉姆齐·纳斯尔诗选[J];西部;2013年13期

5 张琰;;逝去的“家庭天使 ”——析拉姆齐夫人形象塑造的意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2期

6 季爱民;;概率即部分信念——拉姆齐主观主义概率观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11期

7 牛健哲;;南巴迪夫周末[J];作品;2012年12期

8 熊卫;拉姆齐信念度概念的性质[J];现代哲学;2004年03期

9 龙志勇;梁俊瑜;;白璧微瑕:《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余莉;;话语中的拉姆齐夫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丽群;张营;;对拉姆齐模型一个结论的实证研究:以美国数据为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李艳杰;葛姣菊;;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策略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马桂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刘晓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记者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2年

4 白静;[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副处长 经济学博士 史晨昱;[N];上海证券报;2010年

6 王尔山;[N];南方周末;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艳杰;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韦雪梅;拉姆齐夫人的情感经历[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 卫兵;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晶;拉姆齐夫人的女性美德与伟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加良;拉姆齐检验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惠静蕊;重说一遍的童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王加良 >惠静蕊

>李晶 >李艳杰

>韦雪梅 >卫兵

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条件句概率逻辑:拉姆齐测验+摩尔式原则=上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7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