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从《逻辑指要》看章士钊的逻辑思想

发布时间:2016-10-21 18:25

  本文关键词:从《逻辑指要》看章士钊的逻辑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3年

从《逻辑指要》看章士钊的逻辑思想

李巍  

【摘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及《名学浅说》,开启了西方逻辑学在我国传输的高潮。以亚氏演绎逻辑及穆勒归纳逻辑为主的传统逻辑,相继被翻译和介绍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认同日本学者所宣称的“东亚向无论理学”的观点,认为我国古代没有逻辑学。针对这种倾向,章士钊在《逻辑指要》的“例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然而到目前为止,却少有学者对章士钊的逻辑观进行深入考察和系统阐述。本文试图结合《逻辑指要》,勾画出章士钊的逻辑观,分析章士钊是在何种意义上认为逻辑是全人类的,又是在何种意义上认为中国古代逻辑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章士钊及其《逻辑指要》写作背景和指导思想的介绍。作为横跨清末、民国及共和国三个时期的风云人物,章士钊不仅一生经历丰富,且著作等身。其一生更是深受柳文的影响。对章士钊及《逻辑指要》写作背景的介绍,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章士钊的逻辑思想。 第二部分为章士钊的逻辑观。本章主要试图通过“定名”、“立界”两章,及章士钊对一些传统逻辑问题的讨论,来明确章士钊是如何理解逻辑的。章士钊极力主张将‘'Logic"翻译成“逻辑”,有其一定的道理。分析章士钊对逻辑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论述,及其对传统逻辑一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章士钊眼中的“逻辑”。 第三部分是对章士钊研究方法的评判。章士钊的《逻辑指要》,全书在“以欧洲逻辑为经,本邦名理为纬”的指导思想下,密密比排,从而论证中国古代也有逻辑。这种更多地包含比附的研究方法,虽然有益于挖掘我国古代与西方传统逻辑相似的史料,但是却容易出现牵强附会、机械类比的现象。明确章士钊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章士钊为何认为中国古代有逻辑。 第四部分是指出章士钊虽然用西方完整的理论框架来对比研究,但是却处处体现出独立思考的精神。其对传统逻辑中一些争议的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比较过程中注意到了中西逻辑又有不协调的一面。大胆地提出了“此学谊当融贯中西,特树一帜”的设想,为逻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1-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鹏绪,周逢琴;论章士钊的逻辑文[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马佩;要提倡大逻辑观 反对狭隘的小逻辑观——评王路先生的《逻辑的观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孙中原;;梁启超的墨辩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卞孝萱;关于《柳文指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路;张立娜;;逻辑的观念与理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J];求是学刊;2007年03期

6 崔清田;关于中西逻辑的比较研究——由中西文化交汇引发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卞孝萱;章士钊一生“三指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周相唐;;追忆章士钊先生[J];炎黄春秋;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丽,蔡乾和;浅谈传统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2 赵鹏;;论墨家的逻辑基本规律[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明明;;推类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上)[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4 刘明明;;推类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5期

5 戚金霞;;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6 唐玉斌;;论非单调推理在日常思维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明元;陈治龙;;从谓词逻辑的观点看传统词项逻辑推理中的空词项[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吴坚;;批判性思维:逻辑的革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建芳;胡世全;;逻辑三段论与司法三段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杨方亮;素质教育、逻辑观与逻辑现代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明明;;推类的逻辑性质——基于“类同理同”观念的分析[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葛宇宁;张四化;;试析法律逻辑的几个特殊品质[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杨保军;;新闻观念的实质及“新闻观念”的初步界定——兼论新闻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基本关系[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2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强;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张晴;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邦凡;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数学[D];南开大学;2004年

9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苗正达;俄罗斯社会变迁中的宪政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昊;归纳逻辑或然性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金伟;中国逻辑的特殊性[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能惠;崔清田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试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郑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鹏鹏;自由心证中的法官思维[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卢海;前谓词经验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华程;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施群丽;真之收缩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焦志伟;决策过程中的逻辑应用[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清田;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J];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2 陈方竞,刘中树;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J];文艺研究;1999年02期

3 孙宝林;近现代文体演变的历史鸟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天辅;;试说中国古代的逻辑[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崇会;;试论墨家的归纳逻辑思想——中国古代归纳逻辑思想初探之一[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末木刚博 ,孙中原;逻辑学的历史[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3 黄家森;;读《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有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吴邛;尹文逻辑思想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王阳;;浅谈《论语》中的逻辑思想[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祁长见;;解读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7 张四化;葛宇宁;;孔子逻辑思想的中庸价值取向[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正玉;冯丽丽;;孔子正名逻辑思想的初步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章一之;毛主席的逻辑思想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典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0期

10 王靖华;;西方逻辑史语言逻辑思想概观(之一)[J];思维与智慧;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武金;;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学立;甘进;;贵州逻辑研究三十年[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万继华;;基于哲学本体论的真值演算系统——实现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逻辑方法[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任秀玲;;“以形正名”与中医理论概念[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 梁志学;[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江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历史所 张海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刘邦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良明 刘中兴;[N];光明日报;2003年

6 金真;[N];国际商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柯宁;[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8 马雷;[N];光明日报;2003年

9 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张留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加良;中国“类”范畴的发展与演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吴保平;韩非刑名逻辑思想的渊源及演进历程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莫日根巴图;古代蒙古族逻辑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王建鲁;《名理探》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庄庭兰;中日墨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章太炎与梁启超的逻辑思想及其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李春颖;邓析逻辑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孙强;毛泽东逻辑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银屏;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5 陈君红;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陈转青;试论沈有鼎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祁长见;王充的逻辑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宇;奎因逻辑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孔令杰;邵雍易学逻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从《逻辑指要》看章士钊的逻辑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8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