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09:39

  本文关键词:《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 2012年

《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路锴  

【摘要】:如果说《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基础与提纲,《哲学研究》就是对在此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拓展性哲学探索的记录。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其早期语言哲学思想进行深刻反思,在继承其合理部分的同时,将研究的重心由试图建立一种没有歧义的人工语言转移到对日常语言之使用的研究上来,,并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哲学问题的产生并非源于日常语言自身的瑕疵,而是源于人们对日常语言的误用。在这一分析的过程中,维特根斯坦引入了“语言游戏”这一动态交互式的语言观,并选取了“私人语言”作为哲学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哲学研究》一书的写作并未最终完成,因此书中尚存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在结尾部分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并对《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进行了一些拓展性的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卫华;;理解的基础:生活形式和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论理解的可能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路;清晰与含糊——理解维特根斯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王路;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J];开放时代;2001年03期

4 王静;基于语词的逻辑—哲学研究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6期

5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生活形式观[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6 苏德超;;语言的意义与无意义——论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语言哲学的转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张桂权;;划界问题:康德与前期维特根斯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2期

8 薛平;周斌;;对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1期

9 黄敏;;维特根斯坦逻辑图像论的使用解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G.H.冯·赖特,陈波;维特根斯坦和传统[J];哲学译丛;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戴俊霞;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再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郁锋;;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本体论承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赵月刚;;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长江;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林合;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王路;没有保留下来的文字[J];读书;2000年02期

3 尹鑫;罗曼予;;维特根斯坦“遵从规则”悖论及方法论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涂纪亮;“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语句的一般特点[J];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04期

6 陈嘉明;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7 黄敏;;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入口[J];哲学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实践需要哲学 哲学需要发展——纪念《哲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J];哲学研究;1985年12期

2 王宇光;;哈克对《哲学研究》中论意志部分的注解[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3 王宇光;;《哲学研究》中的数学——数学哲学是语法考察吗?[J];求实;2009年S2期

4 杨荣国;研究哲学史必须同研究历史相结合[J];哲学研究;1963年03期

5 魯春龙;評馮友兰“普遍性形式”理論的一个新說法[J];文史哲;1964年01期

6 本刊记者;;《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市哲学学会联合召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工作座谈会[J];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05期

7 ;加强哲学和经济学工作者的联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哲学所部分同志座谈纪要[J];哲学研究;1984年11期

8 晓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哲学与现代化”座谈会[J];哲学研究;1985年02期

9 泾丰;论哲学的基本功能[J];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10 ;《哲学研究》1989—1990年度选题(第三批)[J];哲学研究;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编者的话[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沈有鼎;;谈公孙龙——兼论《墨辩》三派[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3 沈有鼎;;谈公孙龙——兼论《墨辩》三派[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姚定一;;一个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神话——评“马克思颠覆了形而上学”[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孙麾 李潇潇;[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王希勇;[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刘云卿;[N];光明日报;2012年

5 鉴传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文心;[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政治学所 秦益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高星;[N];中国保险报;2002年

9 王玲;[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锴;《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陈亮;论实践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环节[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河北大学

>西北大学

相关作者

>陈亮 >路锴

《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8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