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4 07:59

  本文关键词: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3年

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

万明  

【摘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反事实条件句,其研究由来已久,经过了一定的过程并逐渐形成成熟的相关理论。从最早的由前后件之间推论关系出发提出“共存性”理论到后来应用可能世界的相关模态逻辑理论来刻画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值条件。但是反事实条件句自身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相关条件的描述难题,定律难题以及出现的一些“反例”。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方法,它能够初步地甚至彻底解决反事实条件句的这些难题。 文章的第一部分开门见山,介绍了反事实条件句的定义、特征以及前人的研究理论。重点提出了在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第二部分从反事实条件句过渡到预设理论,介绍了有关预设理论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关键突破点和创新点,将有关预设的理论与反事实条件句原有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设基础之上针对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在日益专业化的同时,另一个方向也不容忽视:跨学科的发展。“预设”和“反事实条件句”不仅是语言学也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本文就反事实条件句的几个困境尝试着从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通过对各种反事实理论的分析和比较,结合预设理论提出了我们对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值定义。该定义是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和预设理论这两大工具,对共存理论以及斯托奈克尔和刘易斯的理论进行修改和再创造之后形成的。在基于我们的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值定义下,反事实条件句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解决或者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棉;含有预设的推理与推理的有效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胡泽洪;论语用预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徐家祯;;浅论“前提”及影响“前提”的因素<续>[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年02期

4 徐传宇;张力锋;;从二值、三值到四值——预设的逻辑语义赋值方案评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期

5 胡泽洪;;预设研究二题[J];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6 方丽青,姜渭清;预设的语义投射[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7 王靖华;胡泽洪;;“预设”研究[J];哲学动态;1988年07期

8 R.斯涛纳克尔,胡泽洪;论预设[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泽洪;;论语义预设[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礼,衡桂珍;广告语与前提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张利明;;关于预设和蕴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李智刚;;周星驰电影经典台词的语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刘焱可;;从省力原则看言语交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朱延洁;;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武林外传》中的对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刘方荣;;塔斯基真理语义学理论评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美娟;;矛盾修辞法的语言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戴昭铭;;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晋荣东;;论作为辩证逻辑的Dialectic[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冯棉;;相干逻辑与蕴涵怪论[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7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杜建国;;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到语境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张立英;;克里普克有关语言哲学的一些理论[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顺伟;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婷婷;英语动词语义中预设问题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柴生秦;论句子的预设及其预设的满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2 LaurenceR.Horn;沈家煊;;语用学理论(中)[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3 R.斯涛纳克尔,胡泽洪;论预设[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条件句“ば·たら·と·たら”的使用区别[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2 胡泽洪;;蕴涵刍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大平;;英语条件句的范畴与标记性[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于蓉;;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表现形式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5 陈晓平;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7期

6 陈晓平;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7 熊晓建;;可能世界中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杜洁;;关于对“たら”和“と”的考察——以“モダリティ”为中心[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李珍;;反事实与因果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木(书评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熊明辉;[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琴;反事实条件句和大卫·刘易斯的逻辑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蓉;关于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万明;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3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邝玉坤;试探反事实条件句的意义构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季方舟;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条件句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舒萌之;反事实条件句逻辑表达及相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左迎春;大学生道义与反事实条件推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彬;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条件句的习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9 宓小斐;对休谟问题的形式探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炎;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对英语IF条件句的习得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1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