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因明三相推理如何推_《燕山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0 21:25

  本文关键词:汉传因明的因三相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燕山大学》 2012年

汉传因明的因三相问题研究

侯涛  

【摘要】:汉传因明与另外两支(印度正理和藏传量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基本不包含认识论的内容,被学界普遍认为具有清晰的古典逻辑特征,在印度古典逻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近年来国内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学的比较研究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因三相问题上,并据此对因明的推理性质提出了质疑。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因明和因三相的起源,并对当前研究汉传因明的主要学者的观点做了分析和总结,从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将各主要学者的观点整理为三个流派,以便于能清晰的展现当前的因三相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之后作者从两个不为当前学者重视但同样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因三相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创新的视角给出自己对这一具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因三相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现状。第二章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因三相问题产生的源头,从因三相在因明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了因三相问题,其中也提到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创新看法。第三章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因三相问题研究的现状,主要根据与西方逻辑比较后所得出的结论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等,将各学者的观点梳理为传统派、改良派和义理派这三个主要的流派,比较研究各派学者的观点和特点。第三和第四章从因明对前提的要求和对结论的分析这两个方面,分析因三相的性质,其中第三章是从推理体系的前提方面,第四章是从推理的结论方面,即因明的过论方面,即去反向分析因三相所应该具有的本来面貌,并据此论证各流派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同时给出自己对因三相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093.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宏;论因三相[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郑伟宏;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刚晓;;陈那论师思想的变化[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黄志强;因三相管见[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6期

7 姚南强;;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郑伟宏;;因明百年 谁与评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9 林鸿伟;“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与因明的实质[J];学术研究;2002年08期

10 沈剑英;;论因明之四种相违[J];学术月刊;198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辉;;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浅论《红楼梦》诗词中的佛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2 王力钢;;数理逻辑的发展及未来趋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3 姚卫群;佛教的“涅槃”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姚卫群;古代汉文佛典中的“同词异义”与“异词同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钟仕伦;;“人是精神物”与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强;;佛学研究中的“宗教”与“哲学”——以《肇论》为例[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魏文婧;颜学金;;文与质不等于当今的直译与意译[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齐艳艳;;“金人”形象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霍进凤;;天台湛然真如缘起论之评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王莹;;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闫爱宾;;钱弘俶、汉传密教与宝箧印塔流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李兆健;;慧然独悟 昭然共明——禅学与中医心理治疗浅谈[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楠楠;;朱士行——汉地第一位开创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4 张建军;王克喜;;深入把握逻辑思想发展的历史脉动——读《逻辑学思想史》[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瑾;高迎泽;;浅议因明与印度逻辑和佛教逻辑之关系——兼论因明的学科性质[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晓翔;;试论新因明的宗过[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克喜;;略论佛教逻辑论式的性质[A];第一次南开逻辑学专业学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美星;;试论“玄佛合流”的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意义[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7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8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丽娜;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包磊;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永斌;悟光法师密教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董晓迎;现代都市佛教入世模式及其面对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周文英;;印度逻辑史略(二)[J];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04期

4 曹飞;因三相是保证因、喻真实的规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黄志强;“因明研究”指误[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黄志强;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J];广西师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巫寿康;三支论式和三段论是互相独立的两种推理形式[J];哲学研究;199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黄志强;因三相二题[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黄志强;因三相管见[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6期

4 徐东来;;也谈因三相——与黄志强同志商榷[J];南亚研究;1992年02期

5 黄志强;;再论因三相[J];南亚研究;1990年04期

6 阿旺旦增;关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逻辑问题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8年02期

7 阿旺旦增;关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逻辑问题探讨[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8 张颖;张翠;;以因三相的发展为视角看古因明向新因明的嬗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图·乌力吉,阿旺丹增;也探佛教的九句因和因三相[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黄志强;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剑英;;能立三论[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2 阿旺丹增;;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4 沈剑英;;关于《“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5 郑伟宏;;陈那新因明是演绎论证吗?[A];因明研究[C];1990年

6 巫寿康;;论《因明正理门论》体系内部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新途径[A];因明研究[C];1990年

7 周云之;;“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8 阿旺旦增;;关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探讨[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法称;王森;;正理滴论[A];因明研究[C];1990年

10 末木刚博;孙中原;;新因明的逻辑[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伟;[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2 东宣;[N];光明日报;2001年

3 归燕;[N];中国商报;2001年

4 黄雪斌;[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通讯员常相辉;[N];中国电力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涛;汉传因明的因三相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苏友涛;从《正理门论》看陈那的因明体系[D];燕山大学;2010年

3 石文甲;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法称的《正理滴论》[D];燕山大学;2010年

4 张颖;从因、喻二支的变化看古因明向新因明的嬗变[D];燕山大学;2010年

5 杨爱华;关于藏传因明为自比量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传因明的因三相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0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