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逻辑与思维方式变革——西方逻辑传播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1-28 08:34
【摘要】: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桥;逻辑与思维方式变革——西方逻辑传播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3年02期

2 张学立,丁秀菊;金岳霖与现代逻辑东渐的历史命运[J];齐鲁学刊;1998年05期

3 施迅;;薪尽火传 光照大千——记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首次颁奖大会[J];思维与智慧;1990年06期

4 杨国荣;玄学本体论的逻辑构造——论金岳霖早期的哲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1期

5 马光;;《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出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开林;;枉抛心力作哲人[J];书屋;2011年05期

7 周礼全;《娭“所以”》中的几个主要UO楲[J];哲学研究;1961年05期

8 柯飞;“金岳霖论翻译”读后[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9 王中江;;金岳霖先生著述补遗[J];哲学动态;1990年03期

10 陈晓龙;在知识与智慧之间——金岳霖哲学的历史意蕴[J];中国哲学史;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绳;;纪念金岳霖 学习金岳霖——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2 张学立;;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研究的意义[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3 陈驰山;;金岳霖论性质与关系的关联[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培育;;纪念金岳霖 研究金岳霖[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楚图南;;博学雅儒的良师 知识分子的榜样——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6 张岱年;;忆金岳霖先生[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7 胡伟希;;金岳霖认识论的若干问题[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8 刘培育;王铁军;曲小月;刘刚;;金岳霖著述目录[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9 赵访熊;;金岳霖同志学于斯教于斯——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10 倪鼎夫;;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默;李稻葵:用西方逻辑阐述中国道理[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陈筠泉;深入系统研究金岳霖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刘培育;金岳霖:我是个“哲学动物”[N];北京日报;2011年

4 早报特约记者 河西;穿越时空的 有传奇还有迷雾[N];东方早报;2005年

5 杨建民;亦哲亦诗的逻辑学家:金岳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冯棉;把现代逻辑带到中国的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陈理平;检察工作改进与思维方式变革[N];检察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宏宇;学习继承优良学风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尼克;王浩和他的朋友们[N];东方早报;2011年

10 凸凹;“杂在别的东西里面的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莉娜;中国近代文化革新视域中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杜国平;“真”的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贡华南;知识与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卫华;诉讼认识、证明与真实[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金岳霖演绎逻辑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张兴华;金岳霖“无极而太极”思想的深度透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邓伟;金岳霖归纳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庄朝兰;试论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6 莫丽娟;试析考察思维方式变革的几个视角[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冯瑶;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维度[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梦飞;金岳霖意念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10 唐洁;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3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573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