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牧民环保行动的文化逻辑:阿万仓牧民环保组织的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21:24
  民间组织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现象由来已久,当下由于环境危机的困扰,各地民间环保组织应运而生。本文以参与观察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关注在甘南藏区现代化过程中,由玛曲县牧民建立的以寺院为重心的村落联合型地缘组织及其环保实践。文章从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的集体行动等方面入手,综合宗教推动、环境危机与政策干预等因素,以生态想象为视角解释当地牧民为何做此选择并何以长期坚持。在集体行动中组织实现了改善家乡环境,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愿望;对组织成员的教化以及成员间的礼俗往来也使组织在无意承担了社会道德整合与社区凝聚的责任,因而在当地被称为“好人组织”。本文认为新近出现的牧民环保组织实际上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抑或家园意识。组织建立缘于牧民的生态焦虑,但组织发展与牧民广泛行动却得益于牧民的宗教信仰、文化逻辑与生态伦理等地方性知识。所以在环境治理中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本文关注的牧民环保组织利用地方性知识,在当地的环境保护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性作用。希望此案例对挖掘其他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可借鉴之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牧民环保行动的文化逻辑:阿万仓牧民环保组织的文化研究


-2004年玛曲灾害统计表①上世纪90年代,玛曲县政府把格尔柯金矿作为拉动县内经济增长的支柱产

布局图,寺院,布局图,乡村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里。因为分布较散,所以并不能像普通的汉族村落一样,每个行政村都有的办公或议事的地方,也没有商店之类的,生活事务和用品都必须到乡上去和采购。除了久玛公路,乡上还有一条乡级公路可以贯通南北,向北至洛隆特两村,向南通往黄河,达贡乃、贡赛两个大队。

人员构成,组织管理


图 3 组织管理人员构成图环保小组是 12 年成立的,但一次与江措交谈中知道原来他很早就有保护草原环境的想法,但由于个人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从牧区搬到乡上后与罗桑等人商议后成立了这个组织,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阿万仓环保小组成立的契机和一些细节。我 1997 年第一次从印度回来就有这个想法,但之后又去印度一年半,回来后一直待在牧场。后来为了孩子上学,才卖掉牛羊来乡上做生意。从有这个想法到成立这个组织,中间过了 15 年。最开始罗桑、尼洋、才旦他们的想法是帮助穷人,给他们一些钱。可是我觉得周围垃圾很多,成立一个环境保护小组更好。我们四个各出 1000 块钱,购买打扫工具,那会儿只有一个拖拉机(倒垃圾),垃圾很多,我们四个人经常打扫到天黑。后来周围的人看到了,也想着加入,三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众参与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路径选择——以云南大理洱海为个案的研究[J]. 陈爱国.  民俗研究. 2017(01)
[2]纳浪藏族的生态文化景观重建[J]. 范长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3]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文化生态视域下藏族生态民俗文化溯析[J]. 韦仁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4]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以北京房山农村为案例[J]. 刘铁梁.  民俗研究. 2013(03)
[5]民族地区传统聚落人居文化溯源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J]. 闫飞.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6)
[6]从组织文化到作为文化的组织——一支人类学研究团队的学理线索[J]. 庄孔韶,方静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7]作为当代社团的家族组织——公民社会的视角[J]. 高丙中,夏循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8]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第三条路”——文化保护政策、民俗学主义及公共民俗学[J]. 菅丰,陈志勤.  民俗研究. 2011(02)
[9]日本的环境社会学与生活环境主义[J]. 鸟越皓之,闰美芳.  学海. 2011(03)
[10]庙会组织与民族国家的地方社会——妙峰山庙会的公民结社[J]. 王立阳.  民俗研究. 2011(01)

博士论文
[1]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D]. 李秀英.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环境的想象[D]. 方丽.北京语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原生态守望者[D]. 娄岁寒.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环境正义视野中的藏族牧区生态环境研究[D]. 方冰.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研究[D]. 辛灵美.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00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300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