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索伦森“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21-09-29 10:36
  作为认知主义者的索伦森不同于威廉姆森,他不用"无知"来解释模糊性。他宣称,模糊性是由语义特征"使真者间隙(Truthmaker Gap)"引起的,并且这一特征使"无知"成为一个必然的附带结果。他强调,我们能够找到模糊谓词F的一个精确分界点n,使得形如Fan→Fan+1的命题的前件为真且后件为假;但由于使真者间隙,这些命题既无使真者又无使假者,它们如同一座"认知孤岛",人们无法获得通达其真值的认知渠道,因而这些命题是形而上学不可知的。索伦森的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能够保证所有包含模糊谓词的命题在经典逻辑内有效,也能够解释绝对边界情形存在但不可知的原因。然而,这一理论也面临着如"认知孤岛并非真正的孤岛"和"与高阶模糊性不相容"等问题。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2020,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No-no悖论与无根性
二、连锁悖论与使真者间隙
三、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所面临的困境
    (一)困境之一: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所提出的“认知孤岛”并非真正的孤岛
    (二)困境之二: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与高阶模糊性不相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体论视角下的名称同一性问题——以晨星-昏星悖论为例[J]. 张洪铭,胡泽洪.  世界哲学. 2015(04)



本文编号:3413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13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