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合理行动悖论视角下的逻辑悖论要素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19:45
  一直以来,悖论都是逻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而有关悖论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是经久不息。研究逻辑悖论的基础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悖论这一思维领域“怪现象”的成因,从而更好地消解悖论,推进悖论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中的研究。文章对严格悖论定义问题进行研究,以张建军与王天思论争为切入点,对严格悖论的基本构成要素问题进行梳理。在厘清两者基本分歧、澄清悖论定义的基础上,对严格悖论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合理行动悖论的建构过程,反思张建军与王天思所持观点之异同,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种理论的成就和问题。文章试图论证,根据描述论的悖论构成要素无法建构合理行动悖论,反而会引发了新的问题。而依据“三要素”理论不仅能够建构出合理行动悖论,还可以为消解这类新型悖论提供了方向。“三要素”理论的出现大大加深了对合理行动悖论的认识,还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学界对悖论的认识,为理解悖论成因、把握悖论的消解指明了方向。文章采取了比较研究法,比较两位学者关于悖论构成要素问题的观点,在比较中分析两种理论的优劣。文章还采取了矛盾分析法,辩证地看待逻辑悖论构成要素理论,总结分析利用理论中可取之处的同时,也必须正确对待理论中的问题与不足。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内容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方法
        1.3.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课题研究方法
第2章 一场新的争论和一个旧的重要问题
    2.1 一场关于严格悖论构成要素的新争论
        2.1.1 张建军逻辑悖论构成要素理论
        2.1.2 王天思逻辑悖论构成要素理论
    2.2 两种要素论的对立及其成因
        2.2.1 对“悖论的拟化形式”的不同态度
        2.2.2 对“半截子悖论”的不同态度
        2.2.3 对“悖论性语句”的不同态度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合理行动悖论相关问题
    3.1 合理行动悖论的建构
        3.1.1 纽科姆疑难的启发
        3.1.2 盖夫曼-孔斯悖论
    3.2 有关合理行动悖论的疑问
        3.2.1 关于两个收益
        3.2.2 关于两个断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合理行动悖论与逻辑悖论构成要素
    4.1 合理行动悖论视角下的描述论
        4.1.1 合理行动悖论的描述理论构成要素
        4.1.2 描述论视角下的纽科姆疑难
    4.2 合理行动悖论理论视角下的“三要素”理论
        4.2.1 合理行动悖论的构成三要素
        4.2.2 “三要素”理论的优势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当代悖论研究的基本群落及其整体性发展趋势[J]. 张建军,王习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三要素”:逻辑悖论研究的历史性界标——张建军教授逻辑悖论研究思想探赜[J]. 王习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悖论的描述成因[J]. 王天思.  哲学研究. 2014(04)
[4]盖夫曼-孔斯悖论与合理行动疑难[J]. 李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04)
[5]一种新型的语用悖论——合理行动悖论[J]. 李莉.  哲学动态. 2012(07)
[6]纽科姆悖论与赋值游戏[J]. 李大强.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5)
[7]纽科姆疑难的哲学意涵[J]. 李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8]论描述的性质及其规则——兼及悖论产生的描述根源[J]. 王天思.  哲学研究. 2007(08)
[9]描述的规定规则[J]. 王天思.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10]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J]. 张建军.  哲学动态. 2005(11)



本文编号:342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2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