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基层协商民主的生长逻辑 ——以武汉市珞南街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2 04:34
  协商民主理论缘起于西方,在中国本土生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蕴含着独特的内涵。“基层”是具有浓重中国韵味的概念,“层级”和“领域”可以成为解读基层协商民主的两个维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基层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协商民主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珞南街是武汉市洪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党建工作中,珞南街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在街道管理中,珞南街注重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街道发展。在珞南街人大代表的推选过程中,凸显了一定程度的协商民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珞南街人大代表的选举质量。珞南街人大代表在服务选民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具有协商民主色彩的工作方式:注重与选民对话,就选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与相关部门对话,代表间相互协商重要民生问题的提案。珞南街的协商民主萌芽在政协工作中也获得了生长。政协委员的推选就采取了协商民主的方式,政协委员在履职中着重采取了专项问题的协商以及专题协商这两类工作方式。金桥社区是珞南街的示范社区,金桥社区的社区事务管理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联席会、社区...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概念:中国式基层协商民主的生长语境
    2.1 协商民主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2.1.1 缘起:西方协商民主理论
        2.1.2 本土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2.2 协商民主的基层解读
        2.2.1 层级解读
        2.2.2 领域解读
    2.3 协商民主的多向互动
        2.3.1 基层民主与基层协商民主的互动
        2.3.2 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民主的互动
第3章 萌芽与发展:珞南街协商民主的生长状况
    3.1 街道的党内协商民主
    3.2 街道管理中的协商民主
        3.2.1 街道重要决策中的协商民主
        3.2.2 示范社区中的协商民主
    3.3 街道人大工作中的协商民主
        3.3.1 工作机构服务代表协商对话
        3.3.2 代表推选过程体现协商民主
        3.3.3 代表在协商对话中服务选民
    3.4 街道政协工作中的协商民主
        3.4.1 组织机构
        3.4.2 协商推荐政协委员
        3.4.3 专项问题的协商
        3.4.4 组织专题协商
    3.5 “街道—人大—政协—利益方”的四维协商体系
第4章 实效与问题:中国式基层协商民主的生长状况
    4.1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效
        4.1.1 基层协商民主推进利益整合
        4.1.2 基层协商民主促进“政府←→民众”的良性互动
        4.1.3 基层协商民主提升民众的政治素养
        4.1.4 基层协商民主凸显政府决策的公共性
        4.1.5 基层协商民主彰显强大的政治适应性
    4.2 基层协商民主的现实问题
        4.2.1 长效协商机制有待确立
        4.2.2 普通民众协商能力有待培养
        4.2.3 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4.2.4 民意代表性有待提高
第5章 思路与对策:中国式基层协商民主的生长趋向
    5.1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制建设
    5.2 推进协商民主的机制建设
        5.2.1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协商的参与机制
        5.2.2 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的协商机制
        5.2.3 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的反馈机制
    5.3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多样发展
    5.4 推进政治协商制度的基层延伸
    5.5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网络发展
        5.5.1 网络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5.5.2 发展网络协商民主的路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本文编号:3450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50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