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平衡计分卡逻辑与企业薪酬体系的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23:44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因素对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显。薪酬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如何发挥它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则意义深远。薪酬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是直接影响企业人才管理与岗位绩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将直接对企业整体业绩产生巨大影响。今天,薪酬体系规划不仅是人力资源专家所关心的课题;企业各个层面的业务职能经理是薪酬体系具体执行的主体,是绩效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激励机制的薪酬体系无疑是提高团队业绩,提升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但是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到底该怎样建立?Rasiel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有这样的机会,那就是总有某人在某地做着与你相似的事情:从别人的成功和教训中去学习,珍惜你的时间,别再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本文力图把BSC这个相对成熟的管理工具导入薪酬体系,使得薪酬体系和战略更加匹配。目前,很多学者和咨询公司也认为薪酬体系和BSC可以结合,但是国内有关该类课题的研究很少,有些著作有所涉及,但是仅仅是捕风捉影,没有深入的进行研究。而且这些论述仅仅局限于浮动薪酬体系和BSC的结合,对于岗位薪酬是否可以导入BSC也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把...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诸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1.1 研究背景
            1.1.1.1 传统薪酬体系与战略相脱节
            1.1.1.2 非系统性
            1.1.1.3 有碍吸收新员工
            1.1.1.4 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1.1.2 研究动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
        1.3.3 本文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薪酬概念及演变综述
    2.1 薪酬体系的演变
        2.1.1 传统薪酬体系的演变
        2.1.2 现代薪酬制度的新发展
            2.1.2.1 宽带薪酬制度
            2.1.2.2 以技能与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2.1.2.3 全面薪酬体系
    2.2 我国企业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
        2.2.1 没有考核基础,缺乏分配依据
        2.2.2 对各种分配方案的作用缺乏理解
        2.2.3 没有把企业战略与理念设计进去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其作用综述
    3.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
    3.2 平衡计分卡的诠释
    3.3 平衡计分卡解决的问题
        3.3.1 通过战略转化克服远景障碍
        3.3.2 通过逐步实施平衡计分卡克服人员障碍
        3.3.3 通过战略资源分配克服资源障碍
        3.3.4 通过战略性学习克服管理障碍
第四章 薪酬与绩效的因果关系初探
    4.1 薪酬与绩效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2 与薪酬相关的绩效因素
    4.3 薪酬与绩效相结合的注意因素
        4.3.1 避免绩效考核因素的单一性
        4.3.2 避免员工之间的过度竞争,影响团队合作
        4.3.3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绩效指标有可能会失效
第五章 薪酬体系的影响因素
    5.1 外部因素
        5.1.1 劳动力市场价值的确定
        5.1.2 政府法律、法规
        5.1.3 行业影响
    5.2 内部因素
        5.2.1 个人因素
        5.2.2 组织因素
            5.2.2.1 组织规模和战略
            5.2.2.2 组织的经营性质和组织文化
            5.2.2.3 组织的财务能力
            5.2.2.4 人力资源政策
第六章 平衡计分卡与岗位薪酬的互动研究
    6.1 岗位等级表的制定
    6.2 制定岗位等级表的注意事项
        6.2.1 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
        6.2.2 薪酬指标的相对权重
            6.2.2.1 方法一评委会决策法
            6.2.2.2 方法二比较法
            6.2.2.3 指标程度的评价
    6.3 市场调查、确定薪酬等级
    6.4 适岗能力评估
    6.5 适岗评估结果的处理
第七章 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薪酬的互动研究
    7.1 通过平衡计分卡把企业战略导向个人目标
    7.2 建立团队/个人平衡计分卡
    7.3 把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薪酬体系挂钩
        7.3.1 制定各项量度指标的权数
        7.3.2 部门内部指标评价
            7.3.2.1 交替排序评价操作
            7.3.2.2 整体测量排序法
        7.3.3 部门外部指标评价
            7.3.3.1 规格化法
            7.3.3.2 系数法
        7.3.4 绩效奖金的确定
    7.4 平衡计分卡对福利薪酬的影响
第八章 平衡计分卡逻辑与薪酬体系互动的反思
    8.1 平衡计分卡、薪酬体系与战略三者联系
        8.1.1 平衡计分卡和战略的关系
            8.1.1.1 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战略并进行实施
            8.1.1.2 对企业的使命远景以及战略进行宣传和必要的衔接
            8.1.1.3 制定实施计划,确定目标
            8.1.1.4 战略的评估与控制
        8.1.2 平衡计分卡与薪酬的关系
            8.1.2.1 岗位薪酬与BSC 的联系
            8.1.2.2 绩效薪酬与BSC 的联系
            8.1.2.3 福利薪酬与BSC 的联系
        8.1.3 薪酬与战略的关系
            8.1.3.1 薪酬强化企业价值观
            8.1.3.2 薪酬体系适应外部环境
            8.1.3.3 薪酬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8.1.4 三者关系的案例
    8.2 平衡计分卡导入薪酬体系的优势
        8.2.1 突破岗位薪酬的界限,让员工不断的学习,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8.2.2 兼顾四个设计要素:对内公正性、对外竞争性、对个人的激励性、可操作性
        8.2.3 定性与定量指标更为系统全面
        8.2.4 解决企业代理问题(代理成本最小化)
            8.2.4.1 完善的经营者薪酬制度本身解决企业代理问题
            8.2.4.2 BSC 本身的特征解决企业代理问题
        8.2.5 解决企业、团体、个人同时激励的难题
        8.2.6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3 平衡计分卡逻辑和企业薪酬体系互动的考虑因素
        8.3.1 绩效指标的的修改频率和数目
        8.3.2 平衡计分卡纬度的灵活性
        8.3.3 实施的时机
        8.3.4 衡量的客观性
        8.3.5 个人或团队奖励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学习和工作经历
    3、发表论文
    4、学术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如何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J]. 黄婕.  中国市场. 2005(35)
[2]全面薪酬战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 冉棋文,王胜华,吴明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3]论宽带薪酬在出版社中的应用[J]. 刘凯.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1)
[4]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薪酬制度建立的过程和基础[J]. 王仁德.  经济问题探索. 2004(01)
[5]从公平理论看国有企业的薪酬设计[J]. 吴小建.  现代管理科学. 2004(01)
[6]创业型企业的薪酬激励[J]. 王九群.  经济论坛. 2004(01)
[7]战略性薪酬设计——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推进器[J]. 李燕萍,张玉静.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01)
[8]以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管理职能的统一目标研究[J]. 陈刚,陈宝峰.  华东经济管理. 2003(06)
[9]新经济时期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 龚丽,黎毅.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06)
[10]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探讨[J]. 王芳,黄征亮.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472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72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