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语言与逻辑——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03:15
  本文立论是围绕着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思想展开的。笔者最初的动机得益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维特根斯坦前后哲学的差异性?这意味着本文必须涉及维特根斯坦前后哲学两大体系。然而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和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这个论题本身的困难,笔者主要从《逻辑哲学论》中寻找问题的可能解答。 笔者从分析维特根斯坦语言理论的逻辑起点(基本命题)出发,通过询问基本命题何以成为语言的逻辑起点总结出《逻辑哲学论》的最基本的理论特征——不要到对象的外部去寻找原因,一切的原因早就而且也只能在对象之中。进一步,笔者运用这个分析结果展现出维特根斯坦在一些特定问题上(如罗素悖论、量词的解释、同一性、数的定义等)与弗雷格、罗素之间的意见分歧。笔者通过借鉴先前研究者的成果,从维特根斯坦后来所承认的其前期思想的理论困境(简单对象的例证问题)中,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在他前期思想中所遭遇的困境并不仅仅是他个人思想的困境,而是整个逻辑原子主义的困境,是逻辑哲学中逻辑主义倾向和经验主义倾向的困境。如本文结尾处所表明的:我倾向于直觉主义逻辑所赞成的观点——理论是被构造的。同一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转变的原因也是一...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1 命题的意义
    1.1 命题--作为其中包含的表达式的函项
        1.101 谓词是带有空位的概念,其本质是一种函数关系
        1.102 量词是一个只能以“函数作为自变元”的函数
        1.11 性质命题与关系命题
        1.12 命题的语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1.2 命题的真正意义是由逻辑结构决定的
        1.21 类型理论
        1.22 摹状词理论
2 语言具有与世界、思维、同一的逻辑形式
    2.1 有意义命题的逻辑形式
        2.11 从逻辑常项的解释看什么可以作为语言的逻辑起点
            2.111 逻辑常项的规定性在命题自身的意义中显示出来
            2.112 从图象论看事态与基本命题的关系
        2.12 语言的逻辑起点
            2.121 对象与事态、简单名称与基本命题,哪者才是逻辑的起点
            2.122 基本命题的独立性与简单性
            2.1221 基本命题的简单性
            2.1222 基本命题的独立性
    2.2 批判地思考--对弗雷格和罗素的反对意见
        2.21 量词的解释--有效还是无效?
        2.22 数的定义
3 理论的困境
    3.1 经验主义的困境
    3.2 逻辑主义的困境



本文编号:3504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04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