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环境精细化治理的行动逻辑与路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8:50
  我国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极大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造成不良影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当前的环境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央政府的环保政策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甚至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现象。环境保护部门职能分散、模糊,导致环境责任弱化、虚化的现象。地方政府间、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效益分配不均,外加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使得地方政府之间、部门之间出现恶劣的“以邻为壑”的情况。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不足,公众参与渠道缺失,不能有机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治理环境问题,导致了环境治理低效。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将精细化治理理论引入环境治理中,通过实施精细化治理,运用环境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环境治理中的相关因素采取量化、细化和流程化措施,提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组织间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环境治理效能的目的。因此,将精细化治理理念引入环境治理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环境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精细化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概念界定
    一、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内涵
    二、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特征
        (一)环境信息的精细化
        (二)环境治理责权利的精细化
        (三)环境治理衔接配合的精细化
第三章 环境精细化治理的行动逻辑
    一、环境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之必然
        (一)环境问题系统和各因素之间具有关联性
        (二)环境问题系统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三)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相互认同的“共意”之体现
    三、粗放型、运动式环境治理困境之倒逼
    四、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之支撑
        (一)环境大数据的界定
        (二)环境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制约因素
    一、影响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社会因素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尚未消除
        (二)公民环保意识缺失
    二、影响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利益因素
        (一)影响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利益主体分析
        (二)环境精细化治理中的利益困境
    三、影响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制度因素
        (一)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二)理性“经济人”的人性缺陷
        (三)集体行动的困境
第五章 环境精细化治理的路径构建
    一、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理念重塑
        (一)环境文化的觉醒是环境治理理念重塑的前提
        (二)生态效益的公共性是环境治理理念重塑的动力
        (三)精细化理念是环境治理理念重塑的核心
    二、环境精细化治理的体制更新
        (一)政府环境职能的精细化厘定,是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核心
        (二)府际协同治理和跨部门协同治理,是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关键
        (三)环境治理中的合作共治,是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有力支撑
    三、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流程优化
        (一)细化
        (二)量化
        (三)流程化
    四、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制度保障
        (一)成本管理制度
        (二)执行力管控制度
        (三)公众监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环境精细化治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研究论纲[J]. 余敏江.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6)
[2]程序之治: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质与行为样式[J]. 苏曦凌.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3]从技术型治理到包容性治理——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J]. 余敏江.  理论探讨. 2015(01)
[4]社会精细化治理新路径探索[J]. 蒋源.  人民论坛. 2015(02)
[5]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逻辑——基于社群主义视角的分析[J]. 余敏江.  社会科学. 2015(01)
[6]“美丽中国”内涵的哲学思考[J]. 夏东民,罗健.  河南社会科学. 2014(06)
[7]“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J]. 郭亚红.  理论与改革. 2014(02)
[8]生态政治文化论——兼论与美丽中国的关系[J]. 王卓君,唐玉青.  南京社会科学. 2013(10)
[9]“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J]. 李建华,蔡尚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10]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中国的愿景与实现途径探析[J]. 赵立立,吴江.  理论与改革. 2013(03)

博士论文
[1]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D]. 文雁兵.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13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13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