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平面轮廓数控铣削加工进给速度优化

发布时间:2021-11-25 16:05
  现代制造业向高精度和高效率方向发展,对数控机床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数控机床根据NC程序进行加工,程序中的工艺参数(如主轴转速、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通常依据机械加工手册或操作者经验来确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影响了数控机床加工能力的发挥和切削效率的提高。论文针对数控加工所存在的这种问题,采用基于NC代码的数控加工过程几何仿真技术,建立切削力模糊推理系统,对数控铣削加工进给速度进行优化,为进给速度优化技术探求一条新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基于NC代码的数控加工过程几何仿真方法。在研究数控代码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识别NC代码中的加工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几何仿真。分析了几何特征、加工参数与刀具材料去除体积的关系,为进给速度优化提供依据。2.建立切削力模糊推理系统。在分析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切削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设计试验获得切削力经验数据库。引入模糊推理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铣削加工的特点,建立以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为输入、以切削力为输出的切削力模糊推理系统。3.数控铣削加工进给速度优化研究。运用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技术和模糊优化方法,对...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平面轮廓数控铣削加工进给速度优化


NC程序刀位点读取流程图

流程图,进给速度,流程图,速度优化


控铣削加工进给速度优真技术和模糊优化方法,对任意一速度进行合理优化以提高切削效率率和精度上的效果。给速度优化过程中,通过数控加工仿真技术获上的较佳切削进给速度。确定较佳其切削受力接近、但不超过刀具在削力。运用模糊推理系统,我们可力相比较,相应地调整进给速度。

轮廓模型,二维,零件


24图3.2是二维轮廓数控加工工件的CAD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包含直线,顺、逆时针圆弧,半圆弧,优、劣弧,样条曲线等基本几何特征。图3.3是某轿车前门模具数控加工工件三维CAD模型。对二维轮廓件采用取消刀具半径方法进行NC程序的编写,对于三维CAD模型,为了减少数据的读入量、节省计算时间,设置较大加工行距生成数控NC代码。经Matlab读取的NC程序刀位点分布情况如图3.4、图3.5所示。图 3.2 二维零件几何轮廓模型图 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混合输入型模糊系统的机械加工参数优化[J]. 武星星,朱喜林,李晓梅.  中国机械工程. 2007(03)
[2]数控加工过程仿真中NC程序的检错与翻译技术[J]. 陈乐尧,黄国立.  机床与液压. 2006(11)
[3]NC代码在PC上仿真的研究[J]. 潘铁强,张雪莲.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09)
[4]数控加工过程的虚拟仿真系统[J]. 王红玲,陈文亮.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03)
[5]用于机械加工误差源诊断的模糊专家系统设计[J]. 龚雯.  现代制造工程. 2005(05)
[6]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综述[J]. 胡兴军,屈平.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04(02)
[7]高速数控机床现状和发展趋势[J]. 林胜,林春庭.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04(01)
[8]模糊展成控制解决薄片电解加工的变形问题[J]. 雷旭,何唤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3(02)
[9]超高速数控加工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J]. 汪德才,郭新贵,李从心.  机床与液压. 2002(03)
[10]NC图形验证与仿真技术的研究概况[J]. 李吉平,张文铭,黄田.  计算机仿真. 2001(05)

博士论文
[1]虚拟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仿真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 李清.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1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