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反熔丝FPGA逻辑单元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0:1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ble Gate Arrays)是一种包含可编程逻辑模块和布线资源,通过用户编程来实现各种功能的器件。FPGA具有灵活性好、成本低、风险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反熔丝型FPGA通过对内部反熔丝的一次性烧录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这种特点使得它被广泛用于需要可靠性高、保密性强、抗辐射等特性的场合,特别是航空航天与军用领域。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FPGA的国内外发展以及特点,比较了目前FPGA三种可编程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领域,将反熔丝FPGA作为研究对象。其次介绍了反熔丝FPGA的体系结构,对布线结构、逻辑模块以及输入/输出模块作了细致的描述,总的来说,对逻辑单元的配置也就是对布线资源的分配。接下来研究了逻辑单元的实现方式与逻辑模块的应用,通过逻辑验证与仿真验证了实现单元的配置的正确性,并构建了基于Actel公司42MX系列逻辑模块的逻辑单元库。在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反熔丝FPGA CAD系统设计流程,以MCNC基准电路为测试电路,通过该设计软件读取逻辑单元库,成功完成了自动布局布线。测试结果验证了逻辑单元库的适用性,同时也验证了反熔丝FPGA...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反熔丝FPGA逻辑单元库的研究


管SRAM单元结构

浮栅,管结构,反熔丝


图 1-3 EPROM 浮栅管结构第三种技术为反熔丝编程技术。反熔丝在编程之前是开路的,需要编程时,通过在反熔丝两端施加高压,使反熔丝局部的小区域内具有相当高的电流密度,瞬间产生巨大的热功耗,将电介质融化形成永久性通路。反熔丝的电阻、电容及编程特性与其实现工艺密切相关。就其中一种“金属—金属”(Metal-to-Metal,M2M)的工艺来说,反熔丝熔断后电阻只有 20~100 欧姆,电容也极小,传输延迟远优于 SRAM,且无静态功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编程技术[7]。反熔丝编程技术也有明显的缺点,既是其只能烧写一次,不能重复使用。且可靠性检测较为复杂。另外,由于反熔丝具有特殊工艺,其工艺往往要落后于最新工艺节点,规模和密度相比 SRAM 较低。虽然反熔丝 FPGA 失去了反复可编程的灵活性,但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保密性也大大增强。反熔丝还天生具有抗辐照特性,这使得这种结构的 FPGA 在环境苛刻的场合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反熔丝


图 1-4 M2M 反熔丝结构GA 国内外发展现状,特别是美国对于 FPGA 的研究发展较早,至今已有了几十年分 FPGA 的技术和生产由美国几家公司垄断,例如 Xilinx、Alt有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且该垄断趋势丝毫没有下减之势对于我国的 FPGA 产品和设计施行苛刻的审查政策,使得国家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了打破这种严重不平衡的美国企业与断趋势,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FPGA 对国家意义深远。内对 FPGA 的研究比较落后,整体技术落后数年,对国外的技度较大,国内大部分公司处于学习发展阶段。虽然国内出现了FPGA 产品,但推广力度不大,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欣慰的是近 FPGA 领域的开拓力度越来越大,配套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在大力扶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 2006 年与 2011 年颁布了“18 号文”,希望将集成电路做大做强。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政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PGA器件设计技术发展综述[J]. 杨海钢,孙嘉斌,王慰.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03)
[2]关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思考[J]. 俞忠钰.  中国集成电路. 2006(02)

博士论文
[1]可编程逻辑核关键技术研究[D]. 谢小东.电子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反熔丝技术的FPGA设计研究[D]. 张旭.江南大学 2012
[2]反熔丝FPGA设计技术研究[D]. 石雅先.电子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6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26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