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6:0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经济市场中,产品同质化致使全社会范围产品过剩,这既进一步加剧了严峻的竞争态势,同时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制造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采取差异化战略,借助产品的增值服务来赢得竞争优势。但随着企业实践的深入,不少学者发现,制造企业的差异化服务对其绩效产生正反两个作用,这表明部分制造企业的增值服务不仅没有提升企业绩效,反而还抑制了企业的发展。对此,学者Gebauer等将服务的这种反向作用称作“服务化悖论”。服务化转型要求要求传统制造行业转移竞争对象、优化价值链流程、创新经营模式,这对制造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因此,在制造企业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服务化转型不仅抑制了企业绩效提升,甚至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已有的竞争优势,出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难以逾越的“服务化悖论”问题。“服务化悖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无疑对在服务化转型的中国制造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学者们在制造企业转型研究中提出了服务导向的必要性,同时也认识到“服务化悖论”问题的现实存在,但如何规避或解决这一问题,尚未有太多深入挖掘和...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


文献综述研究脉络如图2-1,首先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出现的“服务化悖论”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就“服务化悖论”问题解决涉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制造企业,服务导向,管理机制,概念模型


图 3- 1 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概念模型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概念模型是基于“一套管理机制、一条价值实现主线、两个执行维度、三层梯级组织”的设计和构建,规避或解决“服务化悖论”问题,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一套管理机制是指通过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构建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和支撑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价值实现;一条价值实现主线是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知识协同与价值共创;两个执行维度是企业协同创新战略顶层设计和基础管理维度(业务价值链落地执行);三层梯级组织是根据制造企业内外部进行协同创新促进服务化转型的关联紧密程度紧密定义为核心层次、辅助层次和外围层次。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概念模型中明确了以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或有计划进行服务化转型的企业)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体系化的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协同创新的执行体系和厘清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梯级组织架构,以知识协同与价值共创作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价值实现主线,目的在于规避或解决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服务化悖论”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对于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探索对制造企业在服务导向逻辑下通过内外部协同创新促进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知识转移和价值共创这一过程,这就需要尽量多地获取与挖掘与典型案例密切相关的详细信息。深度访谈的核心在于通过他人的实际经验来获取深层次的信息。对此,本文采取了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与案例企业员工进行交流、沟通,从其的描述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并挖掘出深层次信息;同时还采用了扎根理论,从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4)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验证本研究中的理论假设与模型。问卷调查是课题研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在本次研究中,基于深度访谈结果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服务导向逻辑下内外部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问卷设计。除此之外,本文还对进行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结合数据,提出了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基于 SEM 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还基于 SPSS 软件,来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3.2.2 研究路线本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具体如图 3-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创新动力:概念、模式及分析框架[J]. 邸晓燕,张赤东.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7)
[2]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与机制研究——模块化视角[J]. 王海军,冯军政.  软科学. 2017(09)
[3]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分类及其价值创造[J]. 赵艳萍,郭亚婷,罗建强,冯庆华.  软科学. 2017(07)
[4]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J]. 朱高峰,唐守廉,惠明,李燕,唐一薇.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3)
[5]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机理与运行模式研究——基于美国硅谷和天津高新区的对比分析[J]. 蒙大斌,刘元刚.  当代经济. 2017(11)
[6]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J]. 储节旺,张静.  现代情报. 2017(01)
[7]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商业模式创新[J]. 李文秀,Yueming QIU,马鹏.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8]基于异质性要素匹配的企业合作创新作用机理研究[J]. 刘克寅,汤临佳.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7)
[9]基于协同学思想的企业内外协同创新及价值分析[J]. 伍玉林,尹洋洋.  科技与管理. 2016(02)
[10]“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理论基础[J]. 李晓华.  经济纵横. 2016(03)

博士论文
[1]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D]. 周志太.吉林大学 2013
[2]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 邱建华.中南大学 2013
[3]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张在群.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 陈光.西南交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 张钊.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 刘国龙.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8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48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