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征地拆迁背后:政府与农民行动逻辑的分析及其协调

发布时间:2021-12-28 11:16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征地拆迁问题日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阻碍。虽然国家一直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征地拆迁活动,但是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仍然不断,在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同时,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寻求中国农村征地拆迁背后的问题根源,本文结合农村中实际发生过的各种征地拆迁案例,以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两个主角——政府和农民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利益-制度-权力(权利)”为三个纵向的分析维度,来探究政府与农民各自行动的动机与依据,分析他们的行动逻辑。然后,本文以合作主义这一研究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为视角,针对政府与农民行动逻辑的分歧点,尝试利用合作主义中的“法团化组织”来实现政府与农民利益的有效沟通,努力促使征地拆迁进入和谐的轨道,使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更加文明。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与征地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
        1.2.2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研究
        1.2.3 农民维权行动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1.4 重点难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2 合作主义:研究国家-社会关系的新路径
    2.1 合作主义理论及其价值
    2.2 合作主义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3 合作主义分析当前中国农村政府与农民行动逻辑的可行性
3 征地拆迁中政府与农民的行动逻辑
    3.1 行动起点: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博弈
        3.1.1 地方政府的利益分析
        3.1.2 农民利益分析
        3.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对农利益上的差异
        3.1.4 小结
    3.2 行动支撑:政府与农民不对称的制度保障
        3.2.1 土地制度:所有权与使用权之争
        3.2.2 拆迁制度:现行法律法规的无力
        3.2.3 小结
    3.3 行动机制:政府权力与农民权利
        3.3.1 政府强权及其表现形式
        3.3.2 农民维权抗争及其表现形式
        3.3.3 小结
4 合作主义视角下的利益协调与互动
    4.1 合作主义运用过程中的中西差别
    4.2 村委会的独立性超越
    4.3 农村合作组织的突破
    4.4 公民团组织的参与和支持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J]. 陈家建.  社会学研究. 2010(02)
[2]中国式拆迁新路径[J]. 朱文强.  小康. 2010(02)
[3]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J]. 毛丹.  社会学研究. 2010(01)
[4]合作主义政治秩序观的结构分析[J]. 袁柏顺,胡稀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5]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J]. 赵德余.  社会学研究. 2009(02)
[6]隐性维权与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及困境——来自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的政治人类学考察[J]. 何绍辉.  人文杂志. 2008(06)
[7]从权利均衡到利益均衡:和谐社会利益表达中的制度建设[J]. 郑海明.  理论研究. 2008(05)
[8]治道的变革——也谈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权建设[J]. 吴毅.  探索与争鸣. 2008(09)
[9]新合作主义在我国利益协调中的适用性分析[J]. 马建斌.  开放导报. 2008(03)
[10]论社会公正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J]. 吴忠民.  社会科学. 2008(05)

硕士论文
[1]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与政治过程[D]. 艾春菲.南昌大学 2009
[2]征地拆迁问题研究[D]. 徐海波.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3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53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