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从绘画的角度谈感觉与逻辑的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2-01-11 08:22
  笔者旨在通过对感觉、逻辑、形式、感觉的逻辑和逻辑的感觉等方面来进行梳理和解释,来指出绘画创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并试图结合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Deleuze)所著《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和罗杰·弗莱(Roger Fry)所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中的相关理论、以及艺术哲学、逻辑学和行为心理学的中的其他理论来分析创作中的现实困难问题,对这一问题来进行解析。本人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来试图找到感觉与逻辑之间互为独立,互为联系的关系,结合对相关艺术作品的解读、自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自身的创作作品中的形成问题与困难来进行比较研究,完整的呈现绘画中现实素材的提取与想象的结合中,其本质上在于大脑的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问题,其内在的逻辑还是在于基于现实而产生新的逻辑形成创造力。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于思维逻辑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有东西方人逻辑的不同作出解释,以此先引出逻辑与逻辑学的不同和共同之处,以及逻辑在我们生活中以及社会中的重要性;然后开始分析感觉即直觉对于我们人来说到底是什么,从行为心理学的方向来解析我们做事的出发点,做事的原因,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感知等等。...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从绘画的角度谈感觉与逻辑的关系问题


创作草图

线条图,碎片,树枝,作品


,以此去掉粘贴内容的可解读性,让其仅仅成为“形式”,同时又给出观众熟悉的词汇,以达到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些碎片化的粘贴与碎片化的人和物悬浮在被树分割的空间中,树干与树枝无限的延伸出去,没有尽头。有时候创作者应该去尊重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让作品本身带着自身走,不被草图所牵引,也不让自己约束住画面,任画面自由发散、延展。当左边草图被呈现出来后,右边的黑白铅笔稿被省去了,不再需要为了视觉冲击而故作形式。树的线条与诗集碎片的点,那些碎片在聚集,而树枝在舒展,这是更好的新的形式感。图3-2作品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德勒兹的感觉美学[J]. 蔡熙.  沈阳大学学报. 2008(05)
[2]形式和反形式——视觉文化中的形与无形[J]. 邵亦杨.  美术研究. 2007(04)
[3]如何面对绘画——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J]. 耿幼壮.  文艺研究. 2006(04)
[4]感觉的双重意义——德勒兹美学的一种诠释[J]. 姜宇辉.  求是学刊. 2004(02)



本文编号:358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8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