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试纸条传感器对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生物逻辑运算

发布时间:2022-01-16 08:34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多样性和能分泌进入血液和体液之中的优势增加了其对每一种疾病形态上一种或者一类标识物的识别机会。例如作为人体促凝终端酶的凝血酶在级联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粘膜上的癌胚抗原的含量监测对诊断是否患肿瘤病、了解肿瘤的治疗效果等临床意义重大,而在腺癌跟眼表疾病中过度表达的黏蛋白也是疾病确诊的参考指标之一。因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用低量的试剂且其自身易于使用、存储和运输的传感器对早期癌症诊断和治疗阶段的标志物的即时敏感快速检测有十分强烈的需求。易修饰的表面、高消光系数、距离从属的金纳米颗粒跟高亲和力及特异性变型结构地绑定目标物的寡核苷酸适配体在试纸条传感器的构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设计简单、不局限于溶液为基础且可靠和方便的读出的逻辑独立或连接的逻辑门为高精准检测多种蛋白质类标志物提供了理想的预测。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概述了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概念、相关联的疾病及目前的检测方法;简介试纸条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组成及检测方式;介绍了不同逻辑门的基本运算概念、算法及研究进展。(2)构建了一种基于适配体连接金颗粒聚集物在一...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试纸条传感器
        1.2.1 组成
        1.2.2 原理
        1.2.3 应用
    1.3 核酸适配体
        1.3.1 筛选及特点
        1.3.2 应用
    1.4 纳米金颗粒
    1.5 辣根过氧化物酶
    1.6 分子逻辑门
        1.6.1 概念及原理
        1.6.2 应用
    1.7 论文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
        1.7.1 指导思想
        1.7.2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适配体裂解反应与酶催化放大的试纸条传感器对凝血酶的可视化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胶体金颗粒(AuNPs)的制备
        2.2.3 Aptamer-AuNPs-DNA1复合物的制备
        2.2.4 DNA2-AuNPs-HRP和DNA2-AuNPs复合物的制备
        2.2.5 聚合物的制备
        2.2.6 cDNAl-SA复合物的制备
        2.2.7 试纸条传感器的制备
        2.2.8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的制备
        2.2.9 凝血酶检测流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试纸条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2.3.2 目标物的可检测性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传感器对凝血酶的分析性能
        2.3.5 选择性和重现性
        2.3.6 人血清中凝血酶的测定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金胶和酶双放大型试纸条传感器对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快速且超灵敏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胶体金颗粒(AuNPs)的制备
        3.2.3 发卡式寡核苷酸(HO)的预处理
        3.2.4 HO-AuNPs-DNA复合物的制备
        3.2.5 cDNA-AuNPs-HRP和cDNA-AuNPs复合物的制备
        3.2.6 cHO-SA复合物的制备
        3.2.7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的制备
        3.2.8 试纸条传感器的制备
        3.2.9 癌胚抗原检测流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试纸条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3.3.2 信号放大的可行性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传感器对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
        3.3.5 稳定性和重现性
        3.3.6 人血清中癌胚抗原的测定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金修饰适配体阵列对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多重可视化检测及试纸条生物逻辑运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胶体金颗粒(AuNPs)的制备
        4.2.3 发卡式寡核苷酸(HO)的预处理
        4.2.4 HO-AuNPs-ssDNA复合物的制备
        4.2.5 SA-tDNA/SA-cDNA制备
        4.2.6 试纸条传感器的制备
        4.2.7 蛋白质标志物的检测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试纸条传感器阵列的检测原理
        4.3.2 检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4 分子逻辑门
        4.3.5 选择性和实用性
        4.3.6 分析性能
        4.3.7 稳定性和重现性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研究现状[J]. 高兴华,江萍.  内科. 2010(03)
[2]分子逻辑门[J]. 朱卫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癌抗原-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付敏,付善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09)
[4]SELEX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付玉荣,邱宗荫.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03)
[5]CE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评价[J]. 陈永伟,肖华龙,谭成,蔡刚明,朱利国,金坚.  实用癌症杂志. 2002(02)



本文编号:3592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92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