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6:22
  民生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不好不仅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而且关乎着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再止步于温饱,而是有了全新的追求,民生需求日益丰富,我国的民生事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进行一番摸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是如何继承与丰富其民生思想,最后再从中归纳有利于推进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研读国内外学者对民生思想的研究成果,归纳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一方面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上吸取有利于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在通过归纳他们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主要是在反复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他们对民生的思考的“切入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民生、要实现怎样的民生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从中摸索其民生思想的内在的逻辑性与关联性。第三章在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去研究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的民生思想,从中探索...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
    2.1 满足“现实的人”的生活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2.1.1 人的生存需要是民生的最基本条件
        2.1.2 人的享受需求是民生的更高层次追求
        2.1.3 人的发展需求是民生的最高追求
        2.1.4 “现实的人”的需要是民生发展的不竭动力
    2.2 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2.2.1 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前提条件
        2.2.2 先进的社会关系是保证民生得以实现和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2.3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逻辑终点
        2.3.1 自由全面的发展关乎着每一个现实的人——具有普遍性
        2.3.2 人的自由发展——针对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受到了限制与束缚
        2.3.3 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针对的是人们因劳动异化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3.1 基于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的中国共产党价值标准的演进
        3.1.1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1.2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3.1.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理念
        3.1.4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3.2 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目标的确立
        3.2.1 毛泽东与“四个现代化”民生目标
        3.2.2 邓小平与“共同富裕”民生目标
        3.2.3 江泽民与“全面小康社会”民生目标
        3.2.4 胡锦涛与“和谐社会”民生目标
    3.3 基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发展战略
        3.3.1 借助革命手段,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解放民生
        3.3.2 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民生
        3.3.3 推进系统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民生
        3.3.4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民生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4.1 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4.2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3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民生需求理论的民生布局
        4.3.1 重民生——安居乐业
        4.3.2 保民生——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4.3.3 安民生——为民生的发展营造安稳的社会环境
        4.3.4 强民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4.3.5 和民生——完善民意表达与回应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启示[J]. 易培强.  当代经济研究. 2011(10)
[2]唯物史观视野中民生的意义[J]. 吴晓东.  求实. 2010(07)
[3]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初探[J]. 赵异.  福州党校学报. 2010(03)
[4]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民生问题[J]. 李敬.  理论界. 2010(06)
[5]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J]. 陈刚.  江苏社会科学. 2005(06)



本文编号:360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0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