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崔清田中国逻辑史研究学术成就概评

发布时间:2022-02-11 09:53
  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崔清田在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吸收、反思前贤研究成果,同时又有诸多创新,学术成就卓著,成果丰富。2014年出版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介绍了崔清田的学术成就。纵观崔清田中国逻辑史研究历程,其成就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说梁启超"据西释中"是近代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的第一次转向,那么崔清田的"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可以说是当代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第二次转向,它摆脱了中国逻辑史研究困境,拓宽了中国逻辑史研究思路。其二、富于创见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名学、辩学;论述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性、主导推理类型——推类和逻辑对文化的制约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崔清田取得上述成就的直接原因。崔清田关于"逻辑和文化"的研究视角至今引领中国逻辑史研究方向。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明确的问题意识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 概括和分析“据西释中”方法
    (二) 转变研究视角:“由外视内”向“由内视内”转变
    (三) “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的诞生
    (四) 阐述“比较”和“比附”
三、富于创见的研究成果
    (一) 成果之一:倡导“文化”视角下的多元逻辑观, 确立中国古代逻辑的学理地位
    (二) 成果之二:名学、辩学与逻辑探赜
    (三) 成果之三:中国逻辑与西方逻辑共同性和特殊性问题精研
    (四) 成果之四:揭示并诠释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推类
    (五) 成果之五:提出逻辑影响文化的观点并明确其研究方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名辩本质多元诠释的成绩与问题[J]. 晋荣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一种名辩研究的新方法[J]. 晋荣东.  思想与文化. 2015(02)
[3]中国逻辑史研究“五范畴”——崔清田先生口述史片段[J]. 曾昭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从逻辑与文化的视角看[J]. 任晓明,董云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推类理论与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的证成[J]. 晋荣东.  社会科学. 2014(04)
[6]新近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特点和趋势[J]. 张学立,刘明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7]推类: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J]. 崔清田.  中州学刊. 2004(03)
[8]中国逻辑史研究若干问题[J]. 孙中原.  哲学动态. 2001(07)



本文编号:3620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20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