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早期佛教sa(?)kh(?)ra(行)的逻辑核心意义考察

发布时间:2023-02-27 17:38
  本文通过对"五蕴"、"十二缘起支"和"三法印"中的"行"的考察,尝试分析了为什么可以用同一个"行"表达"行蕴"、"行支"和"有为法"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文章在借鉴、综合西方佛教研究界对"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巴利语佛教文献中相关内容的分析,得到了"行"在原始佛教文献中的核心含义,即"能动的协调使成为"、"调动使配合从而组成"、"使实施"、"使构成"、"使配合以完成"。又因为"行"这样的核心含义并没有在汉传四部《阿含经》和南传五部《尼柯耶》中被明确提出,所以本文称这样的含义为"行"的"逻辑核心含义",是通过层层分析而得到的,是一个可以普遍地、有效地解释"行"在各个不同范畴内的用法的核心意思。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原始佛教哲学中"行"这一根本概念,同时对于佛教的根基——"缘起"和"四圣谛"——也会有更好的理解。汉语佛教研究中对"行"的研究往往以大乘佛教时期的佛教经典为依据,而并未涉及到早期佛教的典籍,所以本文对于原始佛教"行"的分析可以算作是一种更全面的理解佛教概念的尝试。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佛典文献选用范围及以往研究概要
    第一节 选用佛典文献的范围
    第二节 以往对"行"的研究概要
        一、汉语佛教研究中对"行"的考察
        二、西方佛教研究界对sankhara(行)的考察
        三、一篇名为An Analytical Study of Sankhara的缅甸上座部大学博士论文
        四、文献考察部分小结
第二章 问题的展开与讨论:sankhara的核心含义
    第一节 对"五蕴""缘起""三法印"的解读——"行"之相异
        一、五蕴(Pancakkhandha)中之"行"
        二、缘起/十二因缘(paticcasamuppada)中之"行"
        三、三法印(tilakkhana)中之"行"
        四、小结
    第二节 对"行"更进一步内涵的分析——"行"之相同
        一、"行蕴"与"行支"的沟通
        二、"行蕴"、"行支"与"有为法"的沟通
        三、对sankhara的词源学分析及本章总结
结语及余论:导向最终解脱的教导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51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751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