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对量化问题的哲学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3 01:31
  在量化问题上,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对当方阵大相径庭,且各有局限。哲学实验结果显示:(1)自然语言中A、I命题都允许主项为实体性存在、观念性存在,不接受自相矛盾的主项;(2)各语境下自然语言的A、I命题在主项存在方面高度相似,表明A命题预设了主项存在;(3)不同语境下对A、I命题的否定接受了不同的预设,表明了否定包含预设、且预设具有层次性。基于实验结果的"分层量化"方案,把A命题的主项存在预设形式化为公式的一部分;把不同语境下否定的预设形式化为独立的前提,据此分层建立了否定时预设个体存在(■x)、预设主项存在(■xSx)、预设主项为全域(■xSx)的对当方阵,三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新方案似可较为系统地消解量化问题的困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预设方案(传统逻辑对当方阵)

图1预设方案(传统逻辑对当方阵)

在传统逻辑中,A、E、I、O之间的推理关系形成了图1所示的传统对当方阵。因只有A、E中的主项S存在的情况下,这一对当方阵才成立,[1]本文将此方案称为“预设方案”。预设方案受到了严重质疑:(1)引入预设则不能刻画主项为空类的命题;(2)日常语言有时并不假定所谈的类中存在元素,如“....


图2未预设方案(现代逻辑对当方阵之一)

图2未预设方案(现代逻辑对当方阵之一)

理论上,现代逻辑支持“未预设方案”,认为全称命题并未预设主项存在,A、E、I、O分别被形式化为x(Sx→Px)等公式,对当方阵见图2。此时只有矛盾关系成立。未预设方案导致了“怪异推理”的困境。一是无法刻画预设主项存在的命题。A命题“桶里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预设了桶里有苹果,([2....


图3主项为全域时的方案(现代逻辑对当方阵之二)

图3主项为全域时的方案(现代逻辑对当方阵之二)

实际上,现代逻辑采用的是预设方案与未预设方案的“混合方案”:(1)当S不是全域时,采用未预设方案。(2)当S为全域时,如“所有的个体都是P”,采用预设方案,A、E、I、O被形式化为xPx等公式。此时传统的对当关系都成立,见图3。混合方案在未预设方案的困境之上又叠加了两个问题:一....


图4不同语境下的A、I命题可接受程度(A)、(I)

图4不同语境下的A、I命题可接受程度(A)、(I)

实验结果对未预设方案批判预设方案的论据,构成了有力反驳。根据未预设方案,A被形式化为x(Sx→Px),只要Sx取值为假,则整个公式取值为真。但实验结果显示了多个反例。例如(A7)=2.16,表示A7在自然语言中取值应该为假;但在未预设方案中形式化为x(Sx→Px),却取值为真。另....



本文编号:3980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980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