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发布时间:2016-06-29 18:01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3年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王官喆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旧的秩序正在消解,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各阶层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公众力图通过政治参与解决利益矛盾的要求也日益高涨,加之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和网络议政的兴起,都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政府公信力问题也日益凸显。 论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对学术界关于政府公信力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对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并以此作为重要观点的论据支撑:在东西方比较视域下,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界定;结合具体案例,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流失原因的基础上,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进行系统思考,并从价值导向、制度设计和伦理构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以上思路指导下,论文分六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着重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视角进行了综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大体思路、框架、方法以及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政府公信力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梳理中西方语境中有关“信”的重要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界定了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扼要阐述了政府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根据与公民订立的不完全契约,合理有效使用公共权力,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信用能力。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具体特征:一是政府公信力产生于政府——社会的互动过程;二是政府公信力表现为一种道德能力;三是政府公信力是一种难得而易失的社会资本。政府公信力评价标准的设立,应当遵循社会大众的价值尺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大致可以概括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民主法治、责任回应等四个方面。此外,本章还阐述了政府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契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善治理论。 第三章重点通过启东事件的详细案例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特征表现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简要分析和阐明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总体状况。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当前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堪忧。就政府总体工作而言,民众评价不高。仅有1.86%的人表示非常满意,而7.85%的人表示十分不满。就政府发布信息的可信度而言。有高达89.78%的人表示不完全相信政府。民众对政府的不认可、不信任,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的迅速流失,并且发酵时间越长就越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在2012年为人瞩目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中,尤以启东事件最为典型。从启东事件中折射出的政府公信力的主要表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共性失少;二是政府信用失范,具体包括“有法不依,权威弱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言行不一,敷衍塞责”;三是政府治理方法失当。 第四章为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着重从时代背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四个层面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原因。从时代背景来看,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权威日渐衰落;从主观因素来看,政府的自利性导致其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从客观因素来看,公民意识日益觉醒而公民社会尚不成熟使政府的不可治理性增强;从技术因素来看,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削弱了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力。 第五章为社会转型期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与建议,从价值导向、路径选择和伦理建构三个维度提出社会转型期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与建议。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要扭转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现状,亟待公共性价值的回归,亦即公共权力由国家向社会的复归。这必将指向善治的发展目标。而对善治的追求则内在地规定了现代社会政府公信力重塑的路径选择和伦理向度。政府公信力的重塑路径,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明确角色定位,建设有限政府;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三是扩大政治参与,建设民主政府;四是推进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五是强化绩效责任,建设责任政府。此外,还应当通过行政人格塑造的伦理路径,来实现政府对其诚信行为自主选择的内在机制。 第六章为结论,对论文得出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深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玲玲;;论新时期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价值定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雪华;;谈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政府职能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丹;;从“PM2.5之争”看公共信息的发布与监督[J];法学;2012年09期

4 钟伟军;;公共舆论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基于深圳“5.26飙车事件”的个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5 张康之;;诚信生活中的公务员行为选择[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6 黄嵘;;公务员诚信价值建设的双重维度——道德自律与制度他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7 何显明,汪水波;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运作成本相关性的制度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张登国;张洪兴;王海祥;;提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11年04期

9 顾丽梅;;解读西方的公民参与理论——兼论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公民参与新范式的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杨金木;;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吴磊;于春江;;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曹正汉;李国武;刘世定;;身份权利及其竞争——制约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6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魏中龙;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帆;;政府公信力问题探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5 吕耀怀;两种自律观的歧异[J];道德与文明;1996年03期

6 郑磊;魏颖昊;;政务微博危机管理:作用、挑战与问题[J];电子政务;2012年06期

7 吴申元,徐建华;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罗忠桓;;论信用政府与政府信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9 谢金林;;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缪毅容;[N];解放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焰 李强 采访整理;[N];人民日报;2012年

3 吴兴智;[N];学习时报;2012年

4 龚维斌;[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义堃;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寿;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J];探求;1997年S1期

2 陈智,狄瑞珍;社会转型期道德状况调查[J];前沿;1998年10期

3 胡运怀 ,刘毅;对社会转型期反腐败斗争的思考[J];党史纵览;2000年04期

4 廖显辉;社会转型期共产党员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5 杨发祥;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乡村债务[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侯欣一;;社会转型与民主党派之整合功能[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赵语慧;;社会转型时期政策制定的模式选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尹杰;;试论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界定及创新[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张义清;拓玉林;;论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2期

10 徐振光;;论社会转型期执政文化资源的构建与整合[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孟美;;关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养老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2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刘红;;社会转型期的档案管理[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贾志强;;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瑜青;;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选择[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N];人民日报;2007年

2 严健媛;[N];无锡日报;2010年

3 上海行政学院政党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宗洪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提供;[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博士、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卢乐云;[N];检察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友明;[N];学习时报;2001年

6 陈杰敏;[N];东莞日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 倪宁;[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李世达;[N];青海日报;2009年

9 北京师范大学 李美锟;[N];盘锦日报;2009年

10 朱健;[N];济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3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薪运;善治式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熊节春;善治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6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官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D];山东大学;2013年

2 秦艳贞;在幻像与流放中寻找真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敏;社会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条件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4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金波;社会转型期中介社区发展现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姚仁权;中国政治文化与腐败的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7 肖红军;社会转型期国有医院文化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敏;韩国社会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3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63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