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7 16:55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1卷第2期2012年02月

地理科学进展

Vol.31,No.2Feb.,2012

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王静1,2,杨小唤1,石瑞香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关键词:人口分布;尺度;空间自相关;统计相关;山东省

1引言

掌握人口信息,研究人口的空间分布,对制定

区域长远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城乡建设规划、环境规划和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领域受到了地理学者及人口学者的广泛关注[1-10]。如王桂新[1]基于省级人口统计数据,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人口分布差异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廖顺宝、孙九林[2]利用青海、西藏两省的分市县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类型、道路、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高志强等[3]用相关关系方法及关系曲线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论证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指数同人口存在着实质性的相关关系。封志明等[7]基于中科院数据中心杨小唤研究组生产的全国1km分辨率的人口格网数据[11-12],研究地形起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杨小唤、马瀚青[9]建立了自然环境适应度指数,基于1km分辨率的人口格网数据[11-12],分析该指数与人口分布的关系。Doll等[10]使用GPWv3[13]和GRUMP[14]两个全球人口格网数据库分析农村无电灯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及其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

以往的研究,对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往往是在省级、市级、县级或是格网尺度上进行的单一尺度研究。然而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的发生、时空分布、相互耦合等特性都是尺度依存的[15],人口的空间分布亦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16],不同尺度上,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特征往往不同,在某一尺度上所具有的人口分布格局特征在另一尺度上往往并不适用。因此,若要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需要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km三个尺度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2研究方法

2.1基础数据与技术路线

本文中所使用的原始数据的数据格式、来源如表1所示,其中土地利用数据为百分比数据,即1

收稿日期:2011-01;修订日期:2011-05.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20105)。作者简介:王静(1987-),女,宁夏石嘴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口空间化研究。E-mail:wangjing@

176-182页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79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