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22 10:11

  本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研究》 2010年10期

投稿

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由计划生育所引发的中国人口急剧转变所带来的储蓄与增长效应。在生育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制度环境下,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等人口变量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理论研究发现,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下降会提高国民储蓄率与人均GDP的增长率,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不确定。本文运用中国1989—2007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经验结论与模型的理论预测相一致,人口变量的变化能够解释人均GDP增长率的绝大部分变化,也能很好解释储蓄率的变化。本文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人口变量的选取、估计方法的选择以及估计函数形式的设定都是非常稳健的,计划生育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的确非常显著。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802) 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C924.21;F1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9·6%的速度增长,被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探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一直是政府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转变可能是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人口转变并不纯粹是社会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伟;;[J];财经研究;2012年08期

2 汪伟;郭新强;;[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3 李心丹;肖斌卿;俞红海;宋建华;;[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翼;;[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5 沈坤荣;谢勇;;[J];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6 汪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陈仲常;马红旗;;[J];人口与经济;2011年06期

8 王金营;赵贝宁;;[J];人口学刊;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霞;[D];浙江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永平;陆铭;;[J];经济学(季刊);2008年04期

2 汪伟;;[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3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J];人口研究;2003年04期

4 郭志刚;;[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平;黄丽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郭志刚;;[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3 刘永平;冯伟;;[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文婷;马嘉铭;;[J];当代经济;2011年22期

5 王麒麟;赖小琼;;[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郭志刚;;[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7 王云多;;[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汪伟;郭新强;;[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9 薛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邹红;喻开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D];南开大学;2010年

2 巩顺龙;[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永平;[D];复旦大学;2007年

4 刘清芝;[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许非;[D];复旦大学;2008年

6 汤向俊;[D];西北大学;2011年

7 徐升艳;[D];南京大学;2011年

8 赵立华;[D];辽宁大学;2011年

9 付立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郝东阳;[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飞;[D];吉林大学;2004年

2 代秀艳;[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冯玉平;[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朱琏;[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李丽;[D];贵州大学;2007年

6 贾常晋;[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白敏;[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子培;[D];浙江大学;2010年

9 董青;[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周群力;[D];复旦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从锋;[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2 唐海龙;王丽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赵友宝,张越玲;[J];财经科学;2000年04期

4 黄乾;;[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5 王军;[J];财经研究;2001年07期

6 汪伟;;[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7 何帆;张明;;[J];财贸经济;2007年05期

8 张明;;[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9 徐晟;;[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10 唐东波;;[J];金融论坛;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雪原;[N];人民日报;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洪亮;陈莹;石韵青;刘匡民;;[J];管理学报;2012年07期

2 陈晓川;;[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先国,张海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汪伟;;[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3 李扬;殷剑峰;陈洪波;;[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4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5 赵进文;;[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6 保罗·舒尔茨;;[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7 袁志刚,宋铮;[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8 袁志刚,宋铮;[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9 李扬,殷剑峰;[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10 宋铮;[J];金融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2 曾祥旭;;[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谭鑫;赵鑫铖;;[J];学术探索;2011年03期

4 张克;;[J];检察风云;2011年15期

5 李凯;;[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6 董智勇;苏宗沛;;[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7 王丰;蔡泳;;[J];中国改革;2010年07期

8 鲁朝荣;王朝云;;[J];山区开发;1994年06期

9 刘日;;[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毛水榕;;[J];学理论;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华;;[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2 骆永民;袁春瑛;;[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袁新华;李彩艳;缪为民;;[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林嗣明;;[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罗光强;谭江林;;[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新生;;[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硕;;[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崔巍;;[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9 刘宪;;[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10 刘恒;袁文华;;[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2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铮 周英峰;[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铮 周英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见习记者 刘刚林;[N];民族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高运洪;[N];驻马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邱兴春;[N];凉山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车喜韵 通讯员 戴文学;[N];陕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吕树建;[N];开封日报;2009年

10 ;[N];商洛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平;[D];复旦大学;2007年

2 许非;[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朴美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王艳;[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银珩;[D];吉林大学;2006年

7 柴洪辉;[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杨万利;[D];清华大学;2007年

9 陈广华;[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学辉;[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覃玥;[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5年

3 祁辉;[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谢媛;[D];厦门大学;2001年

5 田雨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熊燕;[D];湘潭大学;2009年

7 刘晖;[D];新疆大学;2005年

8 张营;[D];吉林大学;2006年

9 章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宫兵;[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5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