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8 06:47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财经大学》 2015年

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

任以胜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已成为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之一。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长江经济带虽在经济上取得快速发展,但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以致严重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在长江经济带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集聚现象和溢出现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经济集聚现象进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已形成“中心—外围”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空间集聚效应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报酬带来的集聚效应低于要素投入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并呈不断下降趋势。从分布规律上看,正集聚效应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区,负集聚效应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其次,通过引入空间变量建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科学估算,给出空间溢出效应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1-2013年区域整体空间溢出效应值为-0.1201,并没有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从分布规律上看,正溢出效应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中的21个城市,负溢出效应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中的19个城市。另外,对2015-2019年长江经济带整体空间溢出效应进行预测,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效促进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再次,利用空间变异法测算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2001-2013年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区域内各城市耦合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了资源共享型、优势互补型、关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四种协同发展模式。最后,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结合长江经济带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具有参考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成舜;熊征;匡兵;柯新利;;基于变异系数TOPSIS法的咸岳九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年03期

2 李涛;廖和平;杨伟;庄伟;时仅;;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J];经济地理;2015年05期

3 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地理科学;2014年07期

4 黄庆华;周志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5 李锐;;关中城市群空间集聚扩散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3年10期

6 高新才;白丽飞;;溢出效应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齐亚伟;陶长琪;;产业地理集中对地区协调发展的聚集效应与分散效应——基于局部溢出模型和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8 赵琳;徐廷廷;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9 高新才;白丽飞;;区域整合视角下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10 程艳;龙宇;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关联度空间差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武迪;闫述乾;;甘肃农村水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协调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5期

2 胡艳;丁玉敏;孟天琦;;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03期

3 丰中静;曹俊杰;焦绪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评价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05期

4 朱俏俏;孙慧;;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03期

5 张耀宇;陈会广;陈利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土地财政的供求驱动分析与差别化治理[J];经济地理;2016年02期

6 金泽虎;岳雨娣;;长江经济带及其外贸便利化议题的研究状况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陈明星;李扬;龚颖华;陆大道;张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J];地理学报;2016年02期

8 杜湘红;杨佐弟;伍奕玲;;长江经济带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省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6年01期

9 薛艳杰;;长江经济带“十二五”分析与“十三五”展望[J];科学发展;2016年01期

10 周科;韩毅;;对三峡库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对策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暖;高权;王帅;;中国省际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4年06期

2 程莉;周宗社;;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与互动关系研究[J];理论月刊;2014年01期

3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4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王青;;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5 宋成舜;谈兵;黄莉敏;柯新利;匡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咸宁市为例[J];土壤;2013年04期

6 林兰;屠启宇;;上海产业结构演变及其政策思考(1978-2010)[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7 赵琳;徐廷廷;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8 王国刚;刘彦随;方方;;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9 宋成舜;许翠;谈兵;柯新利;;基于耦合关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尹宏玲;徐腾;;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徐长乐;殷为华;;推进“长江战略”实现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3 张明修;;壮大“长江经济带” 促进湖北振兴崛起[J];世纪行;2005年04期

4 杨洁;张霄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5 王茂林;;聚焦长江经济带[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6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把赤壁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J];政策;2010年02期

8 阿达;;重庆:长江的崛起之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9 戴雄武;蔡述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密集产业区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柯有美;;长江经济带的建“带”之管窥[J];理论月刊;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8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