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生态足迹模型下的人口适度规模研究——以常德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9 19:04
  [目的]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城市人口适度规模,不仅可为地方政府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建议,还可化解生态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方法]文章以常德市及下属各区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出2015年常德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依据生态补偿量计算生态补偿标准及人口适度规模。[结果]生态资源确实是限制常德市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德市仅有武陵区和石门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其余地区人口已超出自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结论](1)常德市总体呈生态赤字,耕地赤字是主要原因;(2)常德市应获生态补偿8. 72亿元,以林地和水域为主的地区为主要补偿对象;(3)生态承载力不足是限制常德市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常德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从减少生态赤字、健全补偿机制和加大补偿力度3个方面给出具体的政策方案。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2 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3 常德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3.1 生态足迹分析
    3.2 生态承载力分析
    3.3 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3.4 区际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3.5 适度人口规模测算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打破“空间互斥性”假设的既有城市生态足迹分析研究[J]. 宫盛男,张玉坤,张睿,郑婕.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1)
[2]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拉萨乡村旅游地生态补偿标准——以次角林村为例[J]. 徐秀美,郑言.  经济地理. 2017(04)
[3]湖南省区际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基于生态足迹方法[J]. 肖建武,余璐,陈为,沈陈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空间效应及社会经济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J]. 吴德存,刘金平,杨贺.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5]生态足迹视角下区域适度人口容量预测——以赣州市为例[J]. 陈金泉,王海仓,陈云辉.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6]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J]. 杨洁,李忠德,杨萍,季明川,李明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1)
[7]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J]. 史丹,王俊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5)
[8]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量化模型构建——以长江流域为例[J]. 卢新海,柯善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2)
[9]我国养殖业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以生猪产业为例[J]. 舒畅,乔娟.  生态经济. 2016(01)
[10]湖南省生态足迹核算与区际比较[J]. 肖建武,余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本文编号:3667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667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