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4-05-23 05:42
  利用2000年和201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变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之间的路径关系,探讨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包头至云南腾冲是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较为清晰的空间分界线,其东南部老龄化高值县区连片集中,低值县区夹杂其间;西北全域老龄化率普遍较低,仅在北缘横亘一条中值县区连绵带。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影响机制。迁移率、预期寿命和生育率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内生因素,其中,预期寿命对县域人口老龄化有正向效应,迁移率和生育率则对县域人口老龄化有负向效应。社会经济、家庭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外生因素,对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收入增加、社会发展、居住条件改善以及环境舒适性提高等推高县域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提高则降低县域人口老龄化水平。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图1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

图1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综合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分析多因多果的联系、潜变量的关系,并能够模拟多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多元数据分析工具[39]。本文暂未考虑潜变量,只考虑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之间的路....


图2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的县域分布

图2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的县域分布

2000年包腾线以西全域,包腾线以东的东北地区、云贵地区、陕晋豫交界地带以及鄂东—江西片区为人口老龄化率低值县区的连片集中区。包腾线以东形成了4个进入老龄化社会县区的连绵带或片区,即包头市向东经冀北延伸至辽东半岛的北方连绵带、山东半岛向南经豫东和苏浙延伸至闽北的东部沿海连绵带、粤....


图32000年和2010年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率的LISA地图

图32000年和2010年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率的LISA地图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至2010年,包腾线以东的4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县区连绵带或片区显著扩张(图2)。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普遍提高,导致中国北方老龄化率高值县区连绵带向北扩展,形成了自包头向东经冀北延伸至东三省和内蒙北端的中国北方老龄化率高值连绵带;东部沿海连绵带大幅扩展,形....


图4老龄化影响因素对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

图4老龄化影响因素对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

基于SPSS23.0软件中的AMOS23.0分析模块,采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由于以包腾线为界线,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层异质性,为了缓解统计混杂对模型拟合结果的影响,对包腾线东部和西部分别施用模型。其中,东部模型纳入2000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共4....



本文编号:398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8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