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23: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人类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发展、繁衍与再创造,它除了具有传承性、地域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等普遍特征之外,还具有活态性、无形性与脆弱性等显著特征,因此非遗在文学、历史、科学、经济以及艺术等方面均具有突出价值。随着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非遗的文化生存环境因其脆弱性特征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就已经出现了保护非遗的呼声,随后世界各国政府陆续出台非遗保护的相关文件,直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遗的世界公约,非遗从此拥有了国际提供的官方认证标准与法律保护。我国非遗研究整体起步较晚,以2001年首次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为标志,我国正式开始系统全面地进行非遗的相关研究。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非遗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重点主要放在探讨非遗的概念、类型、内涵、理论以及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甘肃省非遗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旅游开发以及立法等方面,而从地理空间分布的视角来探讨非遗的研究相对较少。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繁盛一时的古代丝绸之路和唐蕃古...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由来与分类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2.1 传承性
        2.2.2 活态性
        2.2.3 无形性
        2.2.4 多元性
        2.2.5 独特性
        2.2.6 民众性
        2.2.7 地域性
        2.2.8 脆弱性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文化变迁理论
        2.3.3 舞台真实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
        3.2.3 水文
    3.3 人文概况
        3.3.1 文化
        3.3.2 民族
        3.3.3 宗教
    3.4 社会经济概况
        3.4.1 人口概况
        3.4.2 经济发展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其地理空间分布
    4.1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4.1.1 甘肃省非遗的级别结构特征
        4.1.2 甘肃省非遗的类型结构特征
    4.2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4.2.1 非遗形式多样性
        4.2.2 非遗数量差异性
        4.2.3 非遗的民族性
        4.2.4 非遗的脆弱性
    4.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4.3.1 总体分布特征
        4.3.2 行政市域分布特征
        4.3.3 空间分布集聚区域分析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地质地貌
        4.4.2 气候
        4.4.3 河流水系
        4.4.4 民族
        4.4.5 经济发展水平
        4.4.6 人类的活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5.1 保护与开发现状
        5.1.1 保护现状
        5.1.2 开发现状
    5.2 存在的问题
        5.2.1 资金投入少,挖掘力度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5.2.2 保护工作机制不健全,保护队伍建设薄弱
        5.2.3 社会变迁,民族融合加快少数民族特色褪色
        5.2.4 继承人难寻,传承问题突出
        5.2.5 宣传力度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
        5.2.6 重申报,轻保护,非遗资源开发过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与对策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1.1 普查摸底,打好甘肃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
        6.1.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1.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6.1.4 拓展非遗宣传渠道,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6.1.5 促进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传承人数量与质量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
        6.2.1 合理规划非遗发展方向
        6.2.2 探索非遗开发新模式
        6.2.3 重点开发优势非遗项目
        6.2.4 重视少数民族非遗开发
        6.2.5 加强非遗类商品开发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地域分区研究[J]. 张佳运,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2016(05)
[2]“文化生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 白玉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24)
[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银元,罗眉.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03)
[4]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 吴清,李细归,张明.  经济地理. 2015(06)
[5]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徐纪安,李文静,吴朋飞.  河南科学. 2015(04)
[6]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 李蕊蕊,赵伟,陈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6)
[7]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J]. 宋丽华,董涛,李万社.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4(03)
[8]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 吴心瑜.  东南园艺. 2013(06)
[9]广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地理分布特征[J]. 廖琴.  经营管理者. 2013(25)
[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程乾,凌素培.  地理科学. 2013(10)

博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欧阳正宇.兰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 李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 杨冬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 张敏.浙江大学 2010
[4]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 罗艺.西北师范大学 2009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纪文静.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9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09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