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团结教育实证研究 ————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8-07 17:41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经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新疆“三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经济发展,社会昌盛;民族分裂,则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各族人民饱受分裂之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屯垦戍边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中流砥柱”。它历经60年的发展实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富有成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利于团结的居住模式上,兵团37个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互助团结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正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恩茂所说:“叶尔羌河岸边两枝花,一朵是棉花,一朵是民族团结之花”。兵团的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面旗帜,甚至是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面旗帜,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梳理总结推广。论文的第一部分梳理兵团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通过对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概况、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的探讨来分析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马克思主义五观思想”、“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调查兵团...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调查地点的选择
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概况
        1.图木舒克市的环境结构
        2.建制沿革
    (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地位与作用
        1.兵团是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2.兵团是屯垦戍边和促进社会进步与稳定的中流砥柱
    (三)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1.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意义
        2.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意义
        3.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意义
三、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实证调查
    (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层面的调查
        1.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2.四个认同
        3.三个离不开思想
    (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层面的调查
        1.召开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
        2.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3.继承发扬一对一结对子进步活动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积极开展两级党建联创的活动
四、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绩
        1.影响民族团结的刑事案件鲜少发生
        2.各民族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3.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大量涌现
    (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1.由经济利益引发的影响民族团结的现象偶有发生
        2.宗教极端思想在个别连队滋生或蔓延
        3.兵团精神呈弱化趋势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一定挑战
        4.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有待丰富完善
五、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
    (一)值得继承与推广的成功经验
        1.坚持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政策
        2.利于兵团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管理机制
        3.利于兵团民族团结教育的居住格局
        4.民族间双向交往与互动交融是频繁的
    (二)巩固与创新兵团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
        1.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2.遏制宗教极端思想
        3.弘扬并提升兵团精神
        4.拓展兵团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
    (三)兵地互学共建
        1.地方学习借鉴兵团经验
        2.兵团学习借鉴地方反恐维稳的举措
        3.兵地互学互建确保南疆社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状况问卷调查
附录二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状况维文问卷
附录三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教育状况访谈提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40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840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