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1 17:06

  本文主要结合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着重对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由来、发展、失败等加以论述,试图更全面的了解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更进一步把握其思想实质,以求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梁漱溟的治学道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和山东乡村建设运动,来分析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 第一,梁漱溟的治学道路。梁漱溟的治学之路与其家学有很大渊源。他自幼便受到半西化的教育,较早地关心并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和儒学三个时期。他最初接受的是西方功利派的价值观;在1913年明确表示出家为僧的志愿,但此时他并未放弃前者;1921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标志着他的思想之发展进入第三期。 梁漱溟于1924年前往山东曹州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地表现了他的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日本的入侵使梁漱溟的社会改造实践难以进行,但他此时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抗战开始,他便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漩涡中,此后50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抗战期间,他先后任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1951年以后一直是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梁漱溟面对中共的成功认真反省自己过去的主张和实践,甚至对中共的许多政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宣传表示认同,但他仍坚持以往的基本思想和立场。他并不完全赞同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 第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改革不能照搬西方的套路,无论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还是苏联式政治制度在中国都走不通。实现建立新社会组织的道路,要靠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认为,宪政国家的基础应当是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又应从乡村入手;中国人的理性主义是平静、通晓而有情的,从乡村入手特别适合于理性。这两个方面是梁漱溟从乡村入手建立中国的新组织构造的原因。同时,梁漱溟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新的社会组织的原则。梁漱溟既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也反对社会本位的经济制度。他主张伦理本位的经济制度,要在农村中开其端倪,并用合作形式来体现他的伦理本位的经济制度。梁漱溟构想出的新社会组织,一句话就是对中国古人所谓‘乡约'的补充改造。 第三,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概括地说,就是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为指导,以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中心,分别在邹平和菏泽两个“实验县”进行实验,然后划定更大范围的“实验区”,将乡农学校制度在全省许多地区逐步推广,以实现县政改革的运动。乡村建设研究院分为三部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乡村建设实验区。乡村建设运动对于当时社会尤其是乡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对中国的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当今,我们应该重新考察和审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应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27;K2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绪论9-12
  • 一 梁漱溟的治学道路12-15
  • 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15-23
  •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由来15-17
  • (二) 中国走乡村建设道路的原因17-18
  • (三) 如何建立中国新的社会组织18-23
  • 三 山东乡村建设运动23-34
  • (一)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23-25
  • (二) 山东乡村建研究院25-26
  • (三) 邹平实验县26-29
  • (四) 山东乡村建设的结果29-34
  • 结论34-36
  • 参考文献36-39
  • 后记39-4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欠;1927-1937年山东农村经济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光胜;地方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运动[D];山东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可卿;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文化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朱汉国;一份可资借鉴的遗产──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杜万阳,徐振岭;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4 刘一民;梁漱溟乡村建设模式述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王培新;;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J];春秋;2006年03期

6 李善峰;梁漱溟对二十世纪的真正意义[J];东岳论丛;1990年04期

7 武东生;梁漱溟早期人生哲学思想注要[J];东岳论丛;1991年01期

8 李善峰;梁漱溟的现代化思想初探[J];东岳论丛;1996年04期

9 杨全昌;;简析梁漱溟哲学体系的逻辑构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10 张庆雄;梁漱溟乡村教育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2 周蒋浒,谢洁菱;略论北洋政府时期的乡民防匪[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陈秀;;梁漱溟东西文化观形成历程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杨涛;;非宗教运动与洹河流域的社会信仰变迁——兼论革命与民间信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荆蕙兰;梁俊;;论平教会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7 李道湘;;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创意领导力研究——基于海峡两岸文化产业案例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尚小明;;民国时期大学哲学科系的“热”与“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10 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益丰;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本文编号:134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4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