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曾燠交游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09:48
  曾燠是清中期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身居高位,在幕府中召集了一大批文人,诗酒唱和盛极一时。目前学界对其幕府内的文学活动多有研究,而对曾燠诗歌的研究尚有待挖掘。考察其诗集《赏雨茅屋诗集》,交游诗占其诗歌近半数,在风貌上能够代表其诗歌创作的总体风貌和艺术特点。因此,本文以曾燠诗集《赏雨茅屋诗集》及其幕府内唱和诗集《邗上题襟集》、《邗上题襟续集》、《题襟馆联句诗》中所存的交游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曾燠交游诗的概况,并对其诗史地位给予评判。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详细地论述,进一步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对交游诗的定义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主要以曾燠的宦迹为分界点对曾燠交游诗作分期研究,共分为五个阶段:京畿宦游期、扬州宦游期、离扬后宦游期、二次来扬宦游期、召还留京宦游期。对每一个阶段的交游诗创作进行分析,通过联系其人生遭际、交游人物,来考察诗歌风格和心态上的呈现出的历时性的变化,以期对其交游诗诗歌风貌作宏观的了解。第二章主要介绍曾燠的交游诗中涉及的重要人物。曾燠一生交游人物颇多,上及名公巨卿,通儒大僚,次及当世名家,诗坛名流,下有诗坛后进之士。通过对其交游人物的考察,以见交游对曾燠交游诗的影响,同时,通过考察与他所交游的诗人,也可探寻曾燠对诗坛的影响的脉络。第三章主要考察曾燠交游诗的主要内容,以其交游诗创作功能为依据,主要分为雅集宴会之作,送别、寄赠、相思之作,题图题画诗。其中雅集宴会之作是曾燠交游诗的一个重要部分,诗人们齐聚一地,诗酒酬唱,对诗艺的提升,诗学的交流,文风的带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送别、寄赠、相思之作是曾燠与友人间真挚感情的流露,其中与对寒士生存状态的描绘极其细致;题图题诗之作是对宋诗风神的继承,这些诗中既有学理性的思考,又有诗人个人思想的传达。第四章论述曾燠交游诗的诗学意义。曾燠交游诗代表了其诗歌的整体风貌,因此考察其交游诗的诗学意义,也就能给曾燠的诗歌在诗史上定位。一方面,曾燠在学人诗盛行的诗学背景下,坚持着对诗歌抒情传统的继承,在诗论上对格调派和性灵派进行融通,创作上俗雅一体;在整个清代宗唐祧宋发展的过程中,曾燠坚持广师唐宋,转益多师的传统,而这样的诗论在其交游中与文人间广通声气,形成了嘉道诗坛上一种浑厚的诗学氛围。结语部分对曾燠的诗歌优缺点做出了评判,评述了对曾燠在清诗坛上的代表性。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学位级别】:硕士
 
页数: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 学界研究综述
    三、 交游诗概念定义及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曾燠生平及其交游诗分期
    第一节 京畿宦游期(1781-1792)
    第二节 扬州宦游期(1792-1806)
    第三节 离扬后宦游期(1807-1822)
    第四节 二次来扬宦游期(1822-1826)
    第五节 召还留京宦游期(1826-1830)
第二章 曾燠交游人物考
    第一节 诗坛前辈
    第二节 朋辈友人
    第三节 诗学后进
第三章 曾燠交游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雅集宴会之作
    第二节 送别、相忆、寄赠之作
    第三节 题图、题诗之作
第四章 曾燠交游诗的诗学意义
    第一节 对诗歌抒情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广师唐宋,转益多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乾嘉学术幕府中的文人宴集现象[J]. 刁美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2]论清诗以学胜[J]. 宁夏江,魏中林.  江海学刊. 2011(03)
[3]曾燠幕府与清中期的骈文复兴[J]. 李瑞豪.  中国韵文学刊. 2009(03)
[4]王文治年谱[J]. 王汉民.  中华戏曲. 2009(01)
[5]乾嘉时期幕主的欧、苏情结与幕府文学[J]. 李瑞豪.  北方论丛. 2008(05)
[6]扬州的两个幕府与两个书院[J]. 徐雁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04)
[7]清嘉庆至光绪时期沟通骈散的骈文理论[J]. 奚彤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03)
[8]清诗的优势与研究[J]. 邬国平.  苏州大学学报. 2005(03)
 
博士论文
 
[1]清诗学问化研究[D]. 宁夏江.暨南大学 2009
[2]袁枚年谱新编[D]. 郑幸.复旦大学 2009
[3]清代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研究[D]. 张丽华.苏州大学 2008
[4]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D]. 孟伟.复旦大学 2006
[5]王文治研究[D]. 王平.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盛唐交游诗研究[D]. 李毛毛.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曾燠及其《江西诗征》研究[D]. 车崛.南昌大学 2010
[3]清代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研究[D]. 王万祥.扬州大学 2010
[4]《江西诗征》明代部分数据库及其诗歌概说[D]. 刘凤.南昌大学 2008
[5]邓显鹤年谱[D]. 张青松.南昌大学 2007
[6]清代乾嘉时期学人诗研究[D]. 周广平.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137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7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