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6-11-03 15:09

  本文关键词: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音乐学院》 2013年

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童瑾  

【摘要】: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被人们公认为19世纪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歌剧最伟大的作曲家,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更是深入人心,,这些女性人物的著名唱段已经成为了各大音乐会的必唱曲目。因此,对普契尼笔下的女性角色的进一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近30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女性角色进行研究,对普契尼歌剧的著名唱段进行分析和探讨,但笔者通过检索和阅览资料得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而言,还未有人专门针对从气息的运用方面对普契尼歌剧女性角色塑造的意义进行专题的研究。然而,普契尼的音乐风格和他笔下的女性角色都有明显的特点,因此,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也较多。如果单独从气息的运用这个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会对其他演唱者在演唱普契尼女性角色时能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笔者主要以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为例,展开深入分析。巧巧桑(《蝴蝶夫人》)作为一个东方女性,演唱时气息轻柔灵巧,加之她作为一个年轻女性,在气息的运用上更为灵活,更容易体现她的性格。因此,笔者会以巧巧桑这个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进行深入剖析,以气息的运用为主要手段,以气化声,以声动情,从而刻画人物形象。加之对普契尼其他主要女性人物(如:《托斯卡》中的托斯卡、《图兰朵》中的柳儿、《燕子》中的玛格达在气息运用的主要特点上进行比较,所以,笔者认为从气息运用的角度对普契尼女性角色塑造的研究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7.2;K835.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娟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代表—普契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田春华;;普契尼歌剧中的咏叹调阐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洁;;浅谈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J];才智;2008年08期

4 卢燕;;浅谈普契尼作品风格及演唱——以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5 刘二娟;;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崔倩;;浅谈歌唱中的气息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7 李蕾;;论19世纪末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特征[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2期

8 温秀红;;歌唱中气息的运用[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6期

9 贾丽青;;歌唱中气息的巧用[J];大舞台;2010年01期

10 黄英;;谈普契尼的歌剧艺术[J];电影文学;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娟;;《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哥特式冲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徐磊;;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4 喻樱;;高尚的人格、圣洁的心灵——交际花薇奥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符周利;;论西方宗教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王晶一;;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演唱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熊丹;;浅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张红霞;肖俊俊;;古希腊声乐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刘克利;杨兴斌;;流行歌曲美声唱——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普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冠英;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甘树兵;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咏叹调《妈妈,那些烈酒》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陆忠波;咏叹之中见“声”“情”[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惠柱;西方人的《蝴蝶夫人》情结[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黄颢;歌剧《波西米亚人》中鲁道夫角色的演唱技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姚亚平;;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陈晓;;乌克兰沃茨霍夫斯卡娅教授的声乐教学特征探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周莹;;普契尼歌剧人物特色及演唱处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0期

6 郭义玲;姜山;;谈普契尼歌剧作品与声乐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7 姚亚平;;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探究[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8 唯民;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威尔第的歌剧艺术(上)[J];音乐研究;1999年01期

9 于洁;从《蝴蝶夫人》领略普契尼歌剧的悲剧色彩[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10 刘双;威尔弟歌剧与普契尼歌剧在演唱方面的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云雪;论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4年

2 马骅;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崔琳;谈普契尼著名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谈谈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穆塞塔的人物造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余凤高;普契尼的《蝴蝶夫人》[J];音乐爱好者;2005年04期

3 陈艳;;从“咪咪”看普契尼的创作风格[J];剧影月报;2008年03期

4 胡越菲;;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J];音乐爱好者;2008年08期

5 卞祖善;;《图兰多》的中国缘[J];音乐爱好者;2009年01期

6 张洪岛;;意大利近代杰出的歌剧作家 纪念普契尼诞生100周年[J];人民音乐;1958年12期

7 于洁;从《蝴蝶夫人》领略普契尼歌剧的悲剧色彩[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8 王弦;;谈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J];歌海;2005年06期

9 崎清;马骏;;普契尼歌剧中的“十四钗”(二)[J];歌剧;2007年04期

10 杨燕迪;;《图兰朵》的中国版解谜[J];人民音乐;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N];光明日报;2008年

2 余凤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周舒;[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施青;[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壬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杨燕迪;[N];文汇报;2008年

7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石岳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柏玉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N];文汇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瑾;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2 王燕;解读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黎黎;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的角色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4 陈春华;论普契尼歌剧中凋零的“女人花”[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燕丽;论普契尼歌剧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D];山西大学;2011年

6 程秀丽;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剧本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士明;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及咏叹调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郭莹;普契尼歌剧悲情女高音角色塑造与演唱探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9 秦超;论普契尼三部歌剧中的男主人公角色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春平;跨越时空的永恒经典[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6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