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总体性视阈下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9 17:37
  总体性即整体性、完整性,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中有着深刻的总体性认知。本文通过系统剖析批判以往落后、过时的大众生态观和严峻的社会生态现实,以论证马克思总体性生态文明观的科学价值。通过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方法的研究可知,现实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与总体性的失落密切关联,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倾向不但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与人的分离,乃至人自身的分离。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现实生成即在于重塑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生态矛盾、人文危机、生态危机的最现实可行的科学方法。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处于生态环境中,生态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走向。对生态文明问题的思考既是基础,也是前沿。马克思总体性思想方法中的生态平衡内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文明中的总体性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哲学内涵
        一、马克思总体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总体性体现
        一、现实的人: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起点
        二、生态性实践:人的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三、总体的人:人的本质的生态性思想
        四、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把握
        五、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失衡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利己本质
        三、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客体性与人主体性的违背
    第二节 总体性的失落
        一、人感性与理性的分离
        二、人的异化
    第三节 总体性失落后人生态性的丧失
        一、单面人的产生
        二、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紧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重塑
    第一节 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
        一、人对自然价值的再认识
        二、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的和谐化
    第二节 人与人矛盾的解决
        一、不同社会形态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考察
        二、社会有机组成的和谐交往
    第三节 人自身矛盾的解决
        一、完整人的特征
        二、完整人的实现与总体性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自然环境生态观的理论价值
        二、马克思人文生态观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自然环境生态观的实践价值
        二、马克思人文生态观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启发性
        二、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78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78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