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江西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5 12:10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知识窗·教师版


王辉 彭云鲜
摘要: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最终成绩,所以说,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技术、战术水平的较量,也是心理技能状态的抗衡。本文从调查江西省部分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等形式对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运动焦虑等,总结出几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找到在比赛前自我调节情绪以及比赛中主动克服困难的方法,为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科学化训练和比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借鉴依据。
关键词:江西省  青少年  古典式摔跤  赛前心理状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参加2010年江西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比赛的运动员,其中包含三所江西省内本科体育院校和六所中学的青少年运动员。
2.研究方法
本文共采用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比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文献,阅读了有关运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等网上信息作为理论依据;第二,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其中,大学组30份,中学组60份;第三,统计分析法。笔者统计和处理了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
二、研究与分析
1.研究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少年古典式摔跤的运动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职业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育技术、心理素质均较差,缺乏必要的体育游戏体验。因此,对于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任务,青少年古典式摔跤团队更应该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训练,调整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帮助运动员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促进运动员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动机。
2.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的不良表现
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的不良表现主要有:第一,意志品质不坚强,,缺乏自信心;第二,技术不过关,不重视技术细节,动作不连贯;第三,过于重视比赛结果,教练、队友、朋友和家人的希望和自己想赢的思想成为沉重的负担。
3.影响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
(1)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对比赛充满了激情,对参加训练充满了向往和好奇,但缺乏基本的了解,经验不足。由于现在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是独生子女,心理调整能力差,当面对比赛规模越大、竞争比较激烈、任务比较重时,运动员的情绪容易激动,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2)参赛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对比
参赛双方的实力越接近,运动员的情绪越容易激动;反之,如果参赛双方的实力悬殊,运动员的情绪则趋于平淡。在比赛中,每个选手都渴望胜利,也希望能够遇到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这样赢得比赛,不仅是战胜自己,也挑战了对手。只有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才算真正的胜利。
(3)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及比赛的动机
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准备,运动员很容易产生更强大的力量。如一些新运动员参加第一次比赛时往往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这就是现场环境影响了个体的行为,致使个体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和注意力下降,不易引起运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的需要。很多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失败是受了恐惧等心理障碍的影响,调查结果如见表1所示:

图片:970.jpg

江西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


对于年轻的运动员来说,取得好成绩,提高自己技能的同时,也在学习新的有难度的连贯性动作,这些动作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在比赛过程中,有些运动员会产生自我怀疑,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精神紧张、焦虑,从而增加了动作的错误率,影响比赛的结果。裁判员普遍认为,青少年运动员不能随机应变,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参赛经验少,再加上难度高,且动作掌握不熟练,以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频频犯错。
运动员的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般来说,内部动机能促进运动员追求更高的体育目标,且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必须有机地结合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才能更好地激励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所以,一旦运动员产生了良好的动机,即使他们面对困难,如比分落后等情况,他们也能转化消极情绪,以兴奋和鼓舞人心的良性精神状态,克服重重困难,赢得比赛的胜利。
(4)外界环境的干扰
比赛的成败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自身条件,还受到天气、场地、观众和裁判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外部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如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摔跤选手会因观众少、天气冷、站点不理想等外部因素而影响比赛的积极性。如果运动员处在观众的欢呼声中,那么情绪立刻就能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比赛中。
(5)教练的影响
教练是特定运动的组织者和权威人物,他们在比赛中发挥主导作用,如果他们能控制和调整好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就能使运动员以最好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另一方面,如果教练在比赛前行为不当,给运动员施加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没有和运动员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那么会在很大限度上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6)赛前突发事件的影响
赛前的突发事件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前几天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恐慌心理。虽然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是很大,但对于比赛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说,教练处理紧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首先,青少年运动员非常重视竞赛目标,担心失败而影响目标实现的心理状态较为普遍;第二,赛前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三,运动员专项水平越高,心理因素对成绩的影响也随之增大;第四,临赛前,外部条件的影响容易导致运动员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2.建议
首先,有目的地调控江西省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焦虑心理控制现场发挥水平。如重视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调控,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赛前为运动员减压;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技能的训练;制订合理的比赛目标;增强不同比赛环境下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适应性,注重模拟训练。
其次,江西省古典式摔跤教练员应该全面了解不同性格队员的特点,多关心和支持性格内向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激励他们迎接挑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努力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佩杰,章建成,皮衍玲,等.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反应[J].体育科学’2003,(1).
[21蔡赓,季浏,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0,(4).
[3]符明秋,于志涛,周喜华,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4,(2).
[4]符谦,周成林,周游.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控制指标构建与评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
[5]林文娟,邵枫,王玮雯,心理应激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相关性[J].心理学报,2001,(1).
[6]姒刚彦.对理想竞技表现的重新定义及心理训练范式变革[J].体育科学’2006,(10).
[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8]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9]程黎菊.情感因素在竞技运动中的作[J].武汉体育学院报,2001.(4).
[10]翠娥,赵先卿,李存建.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作者单位:王辉  江西省重竞技管理中心;彭云鲜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体育学校)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9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