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们在面对替代性选择时的亲密关系维护机制

发布时间:2017-05-18 22:14

  本文关键词:人们在面对替代性选择时的亲密关系维护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及繁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要长久维持亲密关系并不容易,其中的一大威胁就是富于诱惑性的替代性选择,尤其是那些身体吸引力水平高的替代异性,他们容易诱发人们的不忠行为,从而对当前的亲密关系造成极大破坏。所幸,鉴于亲密关系的进化学意义和奖赏价值,人们在亲密关系遭受潜在威胁时并不会轻易趋从于诱惑,而是会为维护他们的伴侣关系而采取一系列有策略的行动。这被归为关系维护机制。迄今为止,研究者已发现一些可能帮助人们在面对替代性选择时依然对伴侣保持忠诚的心理机制,如有意识地贬低甚至自动“无视”伴侣之外的异性,这些心理机制可能反映在认知加工的各个阶段;还有研究证实抑制控制能力对于个体抵制诱惑以维护关系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人们在面对替代性选择时的亲密关系维护机制。尽管多数研究都发现处于恋爱中的人对富于诱惑性的替代对象存在贬低性的评价模式,但是这一负性评定模式并未得到所有研究的一致验证,是否贬低可能受威胁意识和关系承诺度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实验一让处于不同情感关系状态下的个体先后对异性做外表吸引力与择偶意愿的评定(后者引发的对当前关系的威胁程度要强于前者),对比单身者和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人在不同评价情境下的反应。结果发现,单身者对潜在备择异性的吸引力评分与择偶意愿评分无显著差异;恋爱中的人对潜在替代异性的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择偶意愿评分。由此说明评价情境确实对异性感知评定存在影响,更具威胁性的评价情境更容易引发恋爱中人通过“贬低替代选择”以维护关系的机制。此外,还发现恋爱中个体的关系承诺度对潜在替代异性的吸引力感知和择偶意愿评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关系承诺度越高,个体对伴侣外异性的吸引力评价和择偶意愿就越低。实验一基本验证了忠于恋爱关系中的人在意识层面对替代选择的贬低效应,这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评价情境下的关系威胁意识和关系承诺度的调节。实验二则在不受意识控制的认知层面检验了恋爱中的人是否可以选择性地注意“美”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自动“无视”美。在实验二中,通过情景想象任务激活被试与求偶相关的心理表征,实现求偶启动,激发单身者的求偶动机和恋爱中人的关系维护动机,利用改进的点探测视觉线索任务考察了单身者和恋爱中的人对异性的注意偏向,以探究恋爱中的个体在社会认知早期阶段的亲密关系维护反应。结果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单身者和恋爱中的人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他们均对高吸引力异性表现出选择性的注意偏向(相比于对一般吸引力水平的异性的注意而言,对高吸引力异性表现出更久的注意凝聚,更难从高吸引力异性身上脱离注意);但是在求偶启动条件下,单身者增强了对高吸引力异性的选择性注意偏向,而恋爱中人对高吸引力异性的选择性注意偏向趋于消失(对高吸引力异性和一般吸引力异性表现出同等的注意凝聚)。由此说明了恋爱中的人并非不具备觉察伴侣之外的异性的美的能力,而是他们更能根据当下的需要调整注意加工状态:在意识到潜在的关系威胁时,关系维护动机被激发,忠于稳定恋爱关系的人会自动调节自己对异性的注意,减少原本存在的对高吸引力异性特定的注意偏向,以更快的速度将注意从他们身上脱离,以此回避诱惑,保护当前的亲密关系。执行控制功能对于个体抵制诱惑以实现关系维护至关重要,注意和抑制是执行控制功能最基本的加工因素。实验二验证了处于稳定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在求偶启动条件下意识到潜在的关系威胁时,会自动调节自己对异性的注意,减少原本存在的对高吸引力异性特定的注意偏向,以避免可能替代当前伴侣的诱惑,从而维护当前关系。实验三则通过信号停止任务首次对直接的抑制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情感关系状态的被试对一般性的无意义符号刺激的抑制控制并没有差异,但是对不同吸引力水平的异性刺激的抑制控制则表现出了差异:单身者对高吸引力异性和一般吸引力异性的抑制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是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人对高吸引力异性的抑制反应时显著快于对一般吸引力异性的抑制反应时。由此说明了在有明确的抑制要求时,单身者对两类图片的抑制能力是同等水平的;但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人却表现出了区分性,即相对于一般吸引力异性而言,恋爱中的人对高吸引力异性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能力。这可能是恋爱中人的关系维护机制的一部分。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分别从认知评定、注意加工、抑制控制等层面对不同情感关系状态下个体的异性认知加工特点进行探究,通过与单身者进行比较,发现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在感知到关系威胁或有明确抑制需要时,关系维护动机被激发,由此做出受意识控制的或相对自动化的关系维护反应,包括贬低、无视、主动抑制等。
【关键词】:替代性选择 亲密关系维护 认知评定 注意偏向 抑制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文献综述10-18
  • 1.1 亲密关系的理论10-12
  • 1.1.1 进化心理学视角10-11
  • 1.1.2 社会心理学视角11
  • 1.1.3 依恋类型理论11-12
  • 1.2 对亲密关系造成威胁的替代性选择12-13
  • 1.3 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关系维护动机13-14
  • 1.4 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关系维护机制14-16
  • 1.4.1 意识层面的认知加工14-15
  • 1.4.2 相对自动化的认知加工15-16
  • 1.5 抑制功能对于成功抵制诱惑以实现关系维护的重要性16-18
  • 1.5.1 抑制控制能力16
  • 1.5.2 抑制控制能力对于抵御诱惑的重要性16-18
  • 2 问题提出18-22
  • 2.1 研究问题18-19
  • 2.2 研究目的与假设19
  • 2.3 研究价值与创新点19-22
  • 3 实验一:评价情境对异性认知评定的影响22-28
  • 3.1 目的与假设22
  • 3.2 实验方法22-24
  • 3.2.1 被试22
  • 3.2.2 实验材料22-23
  • 3.2.3 实验程序23
  • 3.2.4 统计处理23-24
  • 3.3 结果与分析24-26
  • 3.3.1 描述性统计24
  • 3.3.2 评价情境对不同关系状态的个体的异性认知评定的影响24-25
  • 3.3.3 不同关系状态的两性个体对异性的吸引力感知与择偶意愿评定25
  • 3.3.4 关系变量对恋爱中人异性感知评定的影响25-26
  • 3.4 讨论26-28
  • 4 实验二:关系动机对异性注意偏向的影响28-38
  • 4.1 目的与假设28
  • 4.2 实验方法28-31
  • 4.2.1 被试28
  • 4.2.2 实验材料28-29
  • 4.2.3 实验程序29-30
  • 4.2.4 统计处理30-31
  • 4.3 结果与分析31-35
  • 4.3.1 描述性统计31
  • 4.3.2 不同启动条件下的注意凝聚效应31-33
  • 4.3.3 选择性注意偏向量的差异33-35
  • 4.4 讨论35-38
  • 5 实验三:情感关系状态对抑制控制反应的影响38-46
  • 5.1 目的与假设38
  • 5.2 实验方法38-41
  • 5.2.1 被试38
  • 5.2.2 实验材料38-39
  • 5.2.3 实验程序39-40
  • 5.2.4 统计处理40-41
  • 5.3 结果与分析41-43
  • 5.3.1 描述性统计41-42
  • 5.3.2 一般反应抑制任务表现42
  • 5.3.3 特定反应抑制任务表现42-43
  • 5.4 讨论43-46
  • 6 总讨论46-50
  • 6.1 讨论与总结46-48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48-50
  • 7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8
  • 附录58-62
  • 致谢62-64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漪蓉;;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与冲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2 隗晶林;王希华;;成人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齐海静;蔡颖;;亲密关系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9期

4 刘惠娟;;亲密关系的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4年02期

5 苏彦捷,高鹏;亲密关系中的日常冲突及其解决[J];应用心理学;2004年02期

6 崔源琳;;从《后宫甄[传》简析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4年12期

7 崔诣晨,王铭莉;“大五”模型与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人格结构探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马瑞;李培;;成人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评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2期

9 张艺;佐斌;张于;马俊华;;亲密关系认知中的积极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叶晓红;;大学生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琴;刘凌;;大学生亲密关系适应的结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艺;杨晓;鄢呈s

本文编号:37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