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特殊儿童家长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3-11-25 17:54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个体内部心理状况的研究,与衡量人类自身健康幸福有关的主观幸福感这一变量受到各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此外,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积极关注日益增加,而相比之下涉及特殊儿童家长身心发展状况的研究较少。特殊儿童家长这一群体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特殊儿童的发展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着其子女的身心状况、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等,从而也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但这一群体往往处于容易出现负面问题但却又容易被忽视和缺少心理支持的境地。因此,我们在给予特殊儿童积极关注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特殊儿童家长的身心状况,给予家长一定的心理支持。本研究则关注于特殊儿童家长的主观幸福感,探究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对其的影响,为寻求改善特殊儿童家长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方法建立可靠依据。本研究采用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II-CV)、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在西部某省4所城市(含2个县区)中7所特殊学校,3所医院中寻找共616...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1.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1.1.2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1.3 特殊儿童家长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1.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综述
        1.2.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概念
        1.2.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1.2.3 特殊儿童家长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1.3.1 应对方式的概念
        1.3.2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1.3.3 特殊儿童家长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4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
        1.4.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4.2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1.4.3 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1.5 主观幸福感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关系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被试选择
    3.2 研究工具
        3.2.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FACES Ⅱ-CV)
        3.2.2 简单应对方式量表(SCSQ)
        3.2.3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3.2.4 主观幸福感量表
    3.3 统计方法
    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中的差异分析
        4.1.1 家长情况相关变量中的差异分析
        4.1.2 家庭情况相关变量中的差异分析
        4.1.3 特殊儿童情况相关变量中的差异分析
    4.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4.3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4.3.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检验
        4.3.2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的特征分析
    5.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中的差异分析讨论
        5.2.1 特殊儿童家长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差异分析
        5.2.2 特殊儿童家长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5.2.3 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弹性差异分析
        5.2.4 特殊儿童家长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5.3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讨论
    5.4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关系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重视家庭功能的作用,改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6.2.2 加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增加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
        6.2.3 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促进良好心理弹性的建设
        6.2.4 完善社会支持服务,协助家长个体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6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6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