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07:07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初中生社交焦虑问题一直是学校、家长、学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探讨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归因方式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和关系,探究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与初中生社交焦虑形成的作用机制,并从该视角提出改善初中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建议。本研究采用曹中平修订的马斯洛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I)、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南昌市三所学校501名学生进行施测。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的整体水平良好,归因方式主要偏内控;2.初中生男女性别、父母的婚姻状况、父亲的文化程度在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在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社交苦恼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苦恼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交回避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母亲的文化程度在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在男女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在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情绪安全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心理安全感、情绪安全感在父母的婚姻状况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人际安全感和自我安全感在父母的婚姻状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人际安全感在父母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安全感、情绪安全感和自我安全感在父母的文化程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初中生人际关系和内控努力归因维度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维度在男女性别上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归因总分、学业成就、内控努力在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而人际关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归因维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归因总分及各个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维度和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负相关。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内控能力、社交回避与内控控能力、社交苦恼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社交苦恼与内控能力、社交苦恼与外控运气、外控情景与内控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其他变量和归因总分其他变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相关。心理安全感总分和归因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极其显著。情绪安全感与内控努力、人际安全感与内控能力、自我安全感与内控能力、自我安全感与内控能力、外控情景与内控努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两个量表的其他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负相关;6.通过初中心理安全感、归因方式可以预测初中生社交焦虑水平;7.心理安全感是归因方式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变量,完全中介效应显著;本研究紧贴现有的研究结果和分析,从心理安全感、归因方式、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相互作用三个视角分别提出了改善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教育对策。本研究的教育对策如下:1.改善家庭教养方式,陪伴孩子共同应对社交焦虑;2.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搭建家校合作平台;3.提升内力,借助外力,直面社交焦虑;4.科学把握初中生的归因规律,树立良好的归因榜样;5.不断地探索自我、整合自我,树立合理的社交归因方式;6.通过完善归因方式来提升心理安全感,进而改善社交焦虑;
【关键词】:初中生 社交焦虑 心理安全感 归因方式 教育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引言11-13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8
  • 2.1 社交焦虑的研究综述13-17
  • 2.1.1 社交焦虑及其相关的概念13-14
  • 2.1.2 国内外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14-17
  • 2.2 心理安全感的研究综述17-22
  • 2.2.1 心理安全感的概念17-18
  • 2.2.2 国内外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18-22
  • 2.3 归因方式的研究综述22-25
  • 2.3.1 归因及其相关的概念22-23
  • 2.3.2 国内外关于归因方式的研究23-25
  • 2.3.2.1 国内外关于归因方式的理论研究23-24
  • 2.3.2.2 国内外关于归因方式的其他研究24-25
  • 2.4 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25-28
  • 2.4.1 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25-26
  • 2.4.2 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26-27
  • 2.4.3 归因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27-28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过程28-31
  • 3.1 研究对象28
  • 3.2 研究方法28-29
  • 3.3 研究工具29
  • 3.4 研究假设29-30
  • 3.5 施测过程30
  • 3.6 数据处理30-31
  • 第4章 实证研究31-52
  • 4.1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研究31-34
  • 4.1.1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31
  • 4.1.2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31
  • 4.1.3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31-32
  • 4.1.4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32
  • 4.1.5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父母婚姻状况上的差异32-33
  • 4.1.6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33
  • 4.1.7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各维度在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33-34
  • 4.2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研究34-37
  • 4.2.1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总体情况34
  • 4.2.2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34-35
  • 4.2.3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35
  • 4.2.4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35-36
  • 4.2.5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父母婚姻状况上的差异36
  • 4.2.6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36-37
  • 4.2.7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在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37
  • 4.3 初中生归因方式的研究37-43
  • 4.3.1 初中生归因方式的总体情况37-38
  • 4.3.2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38-39
  • 4.3.3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39-40
  • 4.3.4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40
  • 4.3.5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父母婚姻状况上的差异40-41
  • 4.3.6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41-42
  • 4.3.7 初中生归因方式及各维度在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42-43
  • 4.4 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及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43-45
  • 4.4.1 初中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安全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43
  • 4.4.2 初中生社交焦虑与归因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43-45
  • 4.4.3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45
  • 4.5 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及归因方式的回归分析45-48
  • 4.5.1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的回归分析45-47
  • 4.5.2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与归因方式及其各维度的回归分析47-48
  • 4.6 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及归因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48-50
  • 4.7 本研究的结论50-52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52-60
  • 5.1 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及归因方式的现状分析52-58
  • 5.1.1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分析52-53
  • 5.1.2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分析53-55
  • 5.1.3 初中生归因方式的现状分析55-58
  • 5.2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归因方式以及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解释58-60
  • 5.2.1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社交焦虑的相关结果的解释58-59
  • 5.2.2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社交焦虑的回归结果的解释59
  • 5.2.3 初中生社交焦虑、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59-60
  • 第6章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教育对策60-68
  • 6.1 心理安全感视角的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教育对策60-63
  • 6.1.1 改善家庭的教养方式,陪伴孩子共同应对社交焦虑60-61
  • 6.1.2 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搭建家校合作平台61-63
  • 6.1.3 提升内力,借助外力,直面社交焦虑63
  • 6.2 归因方式视角的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教育对策63-66
  • 6.2.1 科学把握初中生的归因规律,树立良好的归因榜样63-64
  • 6.2.2 不断的探索自我、整合自我,树立合理的社交归因方式64-66
  • 6.3 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相互作用视角的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教育对策66-67
  • 6.4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 附录72-7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赵凌燕;许芳;;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期

2 栗文敏;刘丽;;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3 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4 胡丽蓉;胡碧蓉;;城乡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8期

5 曹晖;曹聘;孙淑晶;王鹏;王大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9期

6 曹晖;肖伟;曹聘;刘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曹晖;肖伟;;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秦汇丰;卢莉;;高师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9 王晓丹;何娇;陈旭;;社交焦虑威胁解释偏差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0 胡宁;方晓义;蔺秀云;刘杨;;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倩;黄敏儿;时勘;;增强情绪意识是否可以干预社交焦虑?[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璇;黄敏儿;;元情绪评价指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乔昆;;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贺立;;高中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学英;卢家楣;;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大华;秦炯;韩颖;姜玉武;包新华;张月华;林庆;;癫痫儿童共患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王小露;吴远;;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蜜;施钢;宋京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个性、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戈兆娇;;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林青 叶婧;微信“撂挑子”:反思不能止于社交焦虑[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市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 李琼芝;你有社交焦虑症吗?(下)[N];丽水日报;2005年

3 金丹辉 章会;远离焦虑 接纳自己[N];温州日报;2005年

4 莫扬;社交障碍也是病[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5 吕文;治疗社交焦虑症的新型抗抑郁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樊凤辉;FDA批准帕罗西汀控释制剂治疗社交焦虑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对心理问题不能“防卫过当”[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制造健康恐慌,是为扩大医药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陈 军;被爱拒绝真的“痛”[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志荣;农村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龙卿志;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栗文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洪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应对方式调查与团体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晓晓;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高中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刘静怡;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差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谭宇军;成人依恋风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48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