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双重调节效应

发布时间:2017-06-23 07:00

  本文关键词: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双重调节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积极影响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预测中的调节效应,并分析这一调节效应在犯罪和普通青少年两类群体中不同表现。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核查表、同伴积极影响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来自上海和昆明的561名犯罪青少年和358名普通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1家庭结构和被试类型在同伴积极影响和问题行为得分上存在交互效应。2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和问题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3同伴积极影响可以调节生活事件对普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影响,但对犯罪青少年却不存在相应的作用。结论:同伴积极影响是缓冲生活事件对普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预测的重要因素,但对犯罪青少年并未起到类似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 同伴积极影响 生活事件 问题行为 调节效应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YB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BLX2012013,TD2011-1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在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时,同伴群体是无法回避的话题。青春期以后,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环境逐渐从家庭转移到同伴。问题行为理论认为,作为重要的外在社会环境,同伴对青少年问题行为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1]。一项以551名年龄6-13岁的儿童为对象的纵向研究表明,学龄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广荣;季成叶;冯博文;;同伴影响在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中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2期

2 吴艳;温忠麟;林冠群;;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告别均值结构[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1期

4 黄雪竹;郭兰婷;唐光政;;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5 代维祝;张卫;李董平;喻承甫;文超;;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感恩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7 陈斌斌;明玉君;刘俊升;;美国群体行为干预项目中的不良同伴影响:问题与启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7期

8 王素华;陈杰;李新影;;交往不良同伴对青少年自身问题行为的影响: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2期

9 侯珂;邹泓;刘艳;金灿灿;蒋索;;同伴团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瑞琼;王鸣;赵林林;;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何义芳;计惠民;金淑萍;王伟;;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寇琳;官计;张娅;;慢性肾功能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制定[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0期

6 于华林;韩利群;王鹏;高峰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适应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卓秀慧,洪琦,罗小杏,梁纯,叶翠容;深圳部分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8 邓厚才;;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02期

9 邓厚才;杨敬源;邓冰;杨平;杨星;庹安写;黄列玉;;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20期

10 黄静;;关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周琳;钟球;高翠南;蒋莉;陈瑜晖;许卓卫;;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需求量表的信度、效度及敏感性评价[A];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唐光政;傅素芬;陈红卫;郭兰婷;黄雪竹;;杭州市和成都市普通中学学生行为和情绪问题跨地区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国华;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郭利娟;高中生对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利永;高职生应激、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晓峰;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及其对自尊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勾柏频;聋中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玉静;内蒙古农民生活方式、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山虎;浅谈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张锦涛;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3 罗树杰;;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黄雪竹,郭兰婷,唐光政,刘协和;青少年自评量表1991版本信度和效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6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邓林园;;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7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8 楼超华;沈燕;高尔生;涂晓雯;;不同特征未婚流动人口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J];生殖与避孕;2005年12期

9 龙翠芳;;贵州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调查研究[J];西北人口;2007年06期

10 米国栋,吴尊友;男性卖淫者与艾滋病[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果;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家庭各因素、压力自尊及人格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云,吴作勇,李克均,王志铭,王宇中,李炽民,王爱英;对青年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刘兆荣,赵玲玲,王绪东;中学生紧张性的生活事件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1年04期

3 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4 黄雪竹;郭兰婷;唐光政;;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5 荆怀福;;师范学院特困生幸福感认识成分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4期

6 赵久波;张小远;;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发生的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7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8 张梅;李福洪;辛自强;赵献梓;;职业和普通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9 赵慧敏;;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对情感的调节效应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10 李月;;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翠翠;刘衍玲;刘传星;;国内生活事件的研究述评[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郑璐璐;孙晓军;魏华;何青青;郑晓燕;;大学生生活事件、网络成瘾与自我隐瞒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周宗奎;燕路遥;何青青;郑晓燕;;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浩;董妍;俞国良;;自我同情对大学生消极生活事件应对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代维祝;张卫;;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运红;高娟;;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姚梅玲;赵悦淑;靳彦琴;;父母职业对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飞;良好的情绪 健康的基础[N];山西科技报;2004年

2 孙时进 刘佳琛;社会压力之下的生存[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 袁浩龙;情绪的“零存整取”[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5 李鑫;心理问题等级划分[N];保健时报;2004年

6 康心;烦忧谁之过 认知惹的祸[N];健康报;2003年

7 何茜;老人要善于化解消极情绪[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师 徐东;休情绪假能回避坏心情?[N];北京日报;2012年

9 北京安定医院主管心理师 李建茹;与压力和平共处[N];健康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位东涛;生活事件与神经质影响焦虑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3 陈健;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万铮;生活事件对已婚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艳红;羞怯与人格、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燕;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许莎莎;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志标;广州大学生生活事件问卷的编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双重调节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74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