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发布时间:2016-11-17 03:26

  本文关键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08年

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周萍萍  

【摘要】: 在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史上,清末的留日女学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受到千百余年封建礼教束缚的中国女性到了近代,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来到东瀛,学习新思想、新知识,积极参加当时的各种社会活动,在自身得到提高的同时,倾力于中国女性的解放和教育事业。她们组织女性社团、创办女子报刊杂志、开办女子学堂或作为教师执教于学堂,对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们的留学经验和业绩可以说是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把清末留日女学生与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而事实上留日女学生在提倡女性解放的同时,也倾注于女子的教育事业,并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这一点我们也不应忽视。因此,本稿以史料为参考,借鉴普通历史学、比较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通过考察清末留日女学生的社会活动,从三个部分对清末留日女学生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一部分回顾清末女子求学东瀛的历史,概述清末女子留日的发端和三次高潮,分析三次高潮的人数和构成以及起因,介绍清末的留日女学生在留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第二部分阐述清末留日女学生的女子教育观及其传播。首先对早期的女子教育观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反封建女子教育、爱国主义女子教育、“自立、合群”的教育观、“求平等、求女权”的教育观四个方面论述了留日女学生们的具有各自特色的女子教育观,最后对她们的教育观的传播途径进行介绍。即通过组织女性团体,创办女性报刊杂志等社会活动来宣传她们的“兴女学”教育思想。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清末留日女学生归国后在近代女子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亲任教职;二是自筹办学。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和分析,介绍了一些清末留日女学生担任教职和创办女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从而揭示了清末留日女学生在近代女子学校教育上的作用和地位。 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和概括,并阐明了清末留日女学生在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以及通过对留日女学生的研究,挖掘其本质价值,为现阶段女子留学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目录5-6
  • 引言6-10
  • 一、清末女子留日的历史回眸10-23
  • (一) 清末女子求学东瀛之始端10-13
  • (二) 清末留日女学生的结构分析13-20
  • (三) 清末留日女学生的学习生活20-23
  • 二、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23-43
  • (一) 早期的女子教育观概略23-26
  • (二) 留日女学生的女子教育观26-31
  • (三) “兴女学”思想的传播31-43
  • 1. 留日女学生与女性团体31-35
  • 2. 留日女学生与女性报刊35-43
  • 三、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43-54
  • (一) 留日女学生亲任教职43-45
  • (二) 留日女学生自筹办学45-52
  • (三) 留日女学生教育活动的社会地位及影响52-54
  • 结语54-55
  • 注释55-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3
  • 后记63-6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军;;豫籍留日学生与河南辛亥革命[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九伟;革命前驱 报坛女杰——秋瑾、陈撷芬研究[J];出版史料;2004年02期

    2 范长琛;杨荫榆的晚节[J];钟山风雨;2003年02期

    3 宋亚平;何香凝办学方略浅析[J];高教探索;2005年03期

    4 谢长法;清末的留日女学生[J];近代史研究;1995年02期

    5 蒙光励;何香凝与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6 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J];历史研究;1989年06期

    7 郭剑波;秋瑾教育思想和实践述评[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8 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毛剑峰;;严复的教育近代化思想初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赵金平;唐群英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实践[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世安;唐群英女权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王昕,付建舟,王剑萍;略谈清末民初的“新聊斋”[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3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常国良,李勉媛;“性相近,习相近”——心理学视野下孔子的人性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刘卫,徐国利;胡适论西方在华教会教育[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张小坡;;论晚清徽商对徽州社会救济事业的扶持——以光绪三十四年水灾赈捐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侯杰;傅懿;;女性主体性的媒体言说——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专刊《妇女界》的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吴微;;“兼容并包”与“谬种”退隐——桐城文章与大学教育的现代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王传满;女性历史的解构与重建——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权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4 李欣;;另类的科学修辞: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李欣;;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6 王宇;;“改造+恋爱”叙事模式的文化权力意涵——“十七年”小说的一种象征结构分析[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7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长吉;;我国传统教学价值观念回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杰;;盛宣怀与中国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慧洁;;上海著名绅商经元善与经正女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永兵;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广军;;《清华集》中河南辛亥革命诗作考述[J];史学月刊;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梅;吴斌;;“天下兴亡,匹妇也有责焉”——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思辩[J];百年潮;2001年06期

    2 陈文联;20世纪初知识女性的女权思想[J];船山学刊;2001年02期

    3 汤毅平;论唐群英的女子解放思想[J];船山学刊;2001年03期

    4 苟颖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J];档案;2000年02期

    5 施宣圆;留日女学生与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J];档案与史学;1997年04期

    6 李喜所;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05期

    7 叶娃;五四传统的反思与近代妇女史研究[J];读书;1996年08期

    8 尹美英;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考察[J];德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9 周亚平;唐群英与近代女权运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李兰萍;近代女子教育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女性[J];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林;重评近代广州绅民的“反入城斗争”——兼论近代中国应付西方挑战的合理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杨声;;第二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89年02期

    3 曹德验;;‘改变中国’[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01期

    4 何敬端;;我国最早的股份公司章程[J];岭南文史;1991年02期

    5 肖铭;;张之洞研究的新开拓——评介《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J];理论月刊;1991年06期

    6 贺嘉;;近代中国法制变革的先声——论五大臣出洋考察及其结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7 刘喜堂;;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特点及其影响[J];探索;1994年04期

    8 柳和仁;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研究上的理论困惑与出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王守中;《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10 郭彦领;近代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反思[J];岭南学刊;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彦华;[N];中山日报;2009年

    2 傅国涌;[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驻天津记者 李佳;[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李景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平 母克勤 张璐 通讯员 刘玫;[N];天津日报;2005年

    7 刘梁;[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韩亚光;[N];团结报;2010年

    9 宋钻友 本报记者 陈恒才;[N];中山日报;2010年

    10 马照南;[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兵;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曹猛;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及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孙庆国;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8年

    4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华平;中国民营铁路及其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唐波;近代中国和印度农业商品化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季剑;近代江苏职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袁秋芸;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9年

    10 程华庚;《云起轩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8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