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实验设计案例_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研究(1903

发布时间:2016-11-24 04:56

  本文关键词:晚清实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5年

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研究(1903-1922)

刘群  

【摘要】:晚清,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及清政府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催生下,实业教育正式形成。实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师范教育,主要是指农工商业教育。实业学校则主要向学生传授农工商实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简易或专业的实业工作。实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促进实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制定了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是实业教育首次作为独立的教育体系被纳入学制中。清朝覆灭后,民国政府继续重视实业教育,颁布《实业学校令》、《实业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法令、法规,规范全国各地实业教育的发展。1903年到1922年的前后近二十年间,安徽实业教育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清末,安徽实业教育主要处于筹备和初创阶段,并开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业教育体系。安徽实业教育取得一定成绩。民初,安徽实业教育在继承清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1912年到1916年,由于经费的匮乏、教育行政的不够重视等种种原因,安徽实业教育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实业教育的成果不够明显。1917年到1922年,安徽实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创办了大量实业学校,实业教育成果较显著。从1903年到1922年,安徽实业教育从筹备到初办再到缓慢发展最后得到快速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近年已有部分关于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侧重某个方面或针对某个实业学校。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仍相对薄弱、不成系统,还需补充。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该时期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安徽本省的报刊杂志、地方志等相关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全面分析、解读,运用历史的、逻辑的方法对该时段安徽实业教育进行综合的研究,力图向读者呈现出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的全貌,总结其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本文分四个部分来展现清末民初安徽省实业教育的发展。第一个部分论述了清末实业教育的发展背景,梳理了清末实业学堂的创办情况,探讨了实业教育举步维艰的原因。第二个部分详细分析了1912年—1916年,安徽实业教育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并以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的发展为案例来具体探讨该时期实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第三个部分全面分析了1917年到1922年安徽实业教育的显著发展的背景及成果,并以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为个案研究其筹办过程、学校管理及师生进步活动。第四个部分结合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的发展全况,总结出该时期实业教育发展的进步性及局限性。其中,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完善的学校管理、合理的课程设置、壮大的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发展的局限性则主要有:皖南皖北发展不均衡;农工商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工业教育较落后;女子实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最后,对本文做一简要总结,清末民初的二十年间,安徽的实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时,安徽实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了实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教育观念,加快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安徽实业教育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大量学生无心学习实业知识等。这些不足是今后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9;K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玉;“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论述[J];甘肃农业;2005年10期

2 宋良文;解放前安徽职业教育简述[J];安徽教育;1989年11期

3 胡桂方;建国前安徽的职业教育[J];安徽教育;1989年Z1期

4 张一;;清末民初皖省实业教育探析[J];职大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云龙;1905-1931年奉天地区实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李霞;;论皖江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春芳;;稻米贸易与近代安徽长江流域市镇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张珍珍;;浅析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陈勇;;晚清时期的茶税与徽州茶叶贸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袁玲丽;;近代安徽高等外语教育的启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王志龙;;多维视角下的近代安徽族田分布[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10 岁有生;;清代州县衙门经费[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向红;;弥足珍贵的教育史料——关于桐城学堂的《办学公文稿》[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郑国民;;清末民初的白话语文教科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胡振京;;日军大轰炸中的重庆教育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霍云丽;;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与接受[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晖;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艳;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有效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开;重庆职业教育发轫探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英铨;;论清末新政期间的农业试验——以奉天农业试验场为切入点[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3期

3 曹幸穗;启蒙与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J];古今农业;2003年02期

4 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5 李江源;论教育制度的逻辑结构与权力结构[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6 许康,姜明;熊希龄在教育和工商项目中的科学管理言行[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张学军,孙炳芳,甲成;直隶商会与乡村小农经济变迁[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8 夏东元;江南制造局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J];河北学刊;1995年05期

9 严昌洪;近代商业学校教育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桑兵;20世纪初国内新知识界社团概论[J];近代史研究;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珣;;浅析清末黑龙江初等实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J];黑龙江史志;2012年23期

2 元青;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初探[J];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02期

3 孟旭;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产生和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张华龙;浙江实业教育简论[J];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02期

5 王兆祥;;近代华北实业教育的发展与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柏;;浅析伪满新学制“实业教育”的本质[J];黑龙江史志;2011年06期

7 李润泽;;满铁附属地的中国人实业教育创办的历史沿革及特点[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李福英;;晚清“务实”“致用”的教育管理思潮与实业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9 ;分期分区举办陕西实业教育计划书[J];教育与职业;1923年04期

10 李玉;试述晚清学部对实业教育的推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豆建民;;论我国近代的实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三林;刘桂林;;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林子金;;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大肖;[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杨妤;[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丽;清末十年河南的实业教育(1901-1911)[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李玉;晚清实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旭辉;洋务实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8年

4 蔡云龙;1905-1931年奉天地区实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8年

5 蒋望;湖南实业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志伟;晚清民初陕西实业教育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8 李运昌;清末实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刘群;清末民初安徽实业教育研究(1903-1922)[D];安徽大学;2015年

10 李雪梅;1890-1920湖北的实业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晚清实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9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