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发布时间:2016-11-28 18:13

  本文关键词: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中央党校》 2010年

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韩沙  

【摘要】: 根据一般的表述,抗美援朝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在中国国内发起动的在物质上、道义上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它与抗美援朝战争相伴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得比较成功的一次运动。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抗美援朝决策的制定经历了一波三折;作为普通的人民大众,接受抗美援朝的决策当然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得到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积极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国家才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本文的基本框架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进行民众动员的背景。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作为“党和国家的意志”,需要有一个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如果说对于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层来说,抗美援朝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策过程,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是需要一个理解与接受的过程。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之前,中国民众对于抗美援朝存在着各种消极性的心态,这正是进行宣传与动员的深刻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河北省进行抗美援朝民众动员的过程。此历史过程是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的。第一个阶段是初期阶段。依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河北省委成立了河北省抗美援朝宣传运动委员会,对宣传工作进行领导和部署。第二个阶段是普及阶段。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对城镇的民众进行宣传。普及阶段,运动领导的重点从城镇转向农村,在农村中普及而深入的开展起来。第三个阶段是高潮阶段。达到“全省每处每人都受到抗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根据中央指示及中国人民抗援朝总会通告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示,河北省委结合着自己的情况作出了《关于普及深入抗美援朝及准备“五一”大示威的指示》。在作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全省掀起了新一轮的抗美援朝高潮掀起了。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进行民众动员的方式和特点。建国初期我国各种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决定了进行动员有三中最基本的方式,分别是语音宣传、文字宣传和形象宣传。三种方式中,最重要的是语音宣传,其次是形象宣传。河北省进行民众动员有其自身的特点,分别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本领域的特点,制作出适合自己本省的宣传方式、内容;进行民众动员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认真、细心、耐心的态度,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河北省党组织和各种机构、机关相对来说,成立的时间比较早,经验也比较丰富,为进行民众动员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对河北省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转变了普通民众的消极心态,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鼓舞了广大青年保卫祖国,踊跃参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了捐献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拥军优抚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历史过程的微观展现,力图呈现国家宏观的政策、措施是如何实施的。本文在对历史过程的梳理中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分清主次,以例证对问题进行形象说明,以达到逻辑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7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5
  • (一) 研究意义11-12
  • (二) 研究现状12-13
  • (三) 学术创新13
  • (四) 研究方法13-15
  • 一、进行民众动员的背景15-27
  • (一) 抗美援朝决策的一波三折15-24
  • (二) 普通民众对抗美援朝的态度24-27
  • 二、河北省进行民众动员的过程27-43
  • (一) 进行民众动员的初期阶段27-31
  • (二) 进行民众动员的普及阶段31-35
  • (三) 进行民众动员的高潮阶段35-43
  • 三、河北省进行民众动员的方式及特点43-56
  • (一) 民众动员的方式43-51
  • (二) 民众动员的特点51-56
  • 四、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民众动员的历史意义56-69
  • (一) 转变了普通民众的消极心态,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56-57
  • (二) 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57-62
  • (三) 鼓舞了广大青年保卫祖国,踊跃参军62-64
  • (四)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了捐献运动的蓬勃开展64-66
  • (五) 促进了拥军优抚工作的顺利开展66-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成;郭常顺;;近十年社会动员问题研究综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丽辉;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常顺;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毕晓敏;上海的抗美援朝运动研究(1950-1953)[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北京市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些特点[J];北京党史;2000年03期

    2 尚宏雁;抗美援朝中河北的捐献武器运动[J];档案天地;2000年S1期

    3 欧阳小松;福建抗美援朝运动回顾[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04期

    4 游思;福建省抗美援朝运动始末[J];福建党史月刊;2003年09期

    5 向济萍 ;广西的抗美援朝运动[J];广西党史;2000年06期

    6 潘红霞;临桂县的抗美援朝运动[J];广西党史;1995年06期

    7 陈宇;抗美援朝战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肖翰香;参加抗美援朝运动[J];前进论坛;1997年12期

    9 牛军;越过三八线——政治军事考虑与抗美援朝战争目标的确定[J];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01期

    10 吕红;浙江抗美援朝运动回顾[J];浙江档案;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清;[N];团结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晓;论河北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教育工作[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邓正兵;项英在新四军工作期间的功过研究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汪谦干;;“文革”前17年与新时期反腐败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施立业;刘长生;;建国初期(1949~1957)淮河流域水灾救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孙金根;皖南事变前后毛泽东的情绪波动与最终决策[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华;抗美援朝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唯一正确选择[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2 徐则浩;王稼祥《城市工作大纲》的历史意义[J];安徽史学;1996年03期

    3 左吉祥;;突发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四部曲及其启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辛航;北平和平解放初期的军管会[J];北京档案;1999年03期

    5 王宏;北京市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些特点[J];北京党史;2000年03期

    6 李文芳;中共接管城市的成功实践[J];北京党史;2000年06期

    7 何虎生,刘养卉;论新中国建立前后军事管制制度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党史;2003年05期

    8 何虎生,黄王莹,毛胜;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经验研究[J];北京党史;2005年02期

    9 王峰;宋湛;;北平和平接管前的准备工作[J];北京党史;2009年01期

    10 李玉荣;略论北平和平接管的特点及其基本经验[J];北京党史;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亚雄;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李德成;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清军;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D];清华大学;2007年

    5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丽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晏雪平;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1928-1945[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金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0年

    9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晓;论河北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教育工作[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卫;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济南的接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钟雪生;解放初期桂林市接管工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钱凤菊;试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湖北省的民众动员[D];吉林大学;2007年

    6 董军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静;新中国初期河北省的蝗灾与社会动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长付;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平;建国初期南昌私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刘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菊红;“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万博;抗战时期重庆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杨拓;意见领袖在微博社会动员中功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陈燕芽;国家进场:乡村再组织中的社会动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龙胜蓝;中国政府社会动员的适度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贾婕;社会转型背景下评优及其变迁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J];党的文献;1994年01期

    2 沈志华;50年代初美国对台政策的酝酿和武装侵占台湾的决策过程[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5期

    3 周鸿;论北京市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5期

    4 沈志华;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对中国和俄国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05期

    5 卞慕东;论建国前后中美全面对抗的必然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王善中;50年代初美国对我国台湾问题的政策[J];世界历史;1995年06期

    7 褚凤英;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齐德学;;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个问题[J];军事历史;1993年02期

    9 孟照辉;抗美援朝——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J];军事历史;1993年06期

    10 林利民;试论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确立与贯彻[J];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耀华;[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陈茂君;[N];自贡日报;2010年

    3 安克骏 李瑶;[N];联合日报;2010年

    4 张石;[N];天津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艳;新疆抗日捐献运动(1937-1945)[D];西南大学;2013年

    2 金媛媛;建国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1949-1959)[D];安徽大学;2010年

    3 许静东;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沙;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张建才;从爱国主义到“经济主义”:从1950年代初期上海私营企业超额奖金问题看工会身份的模糊性及其后果[D];复旦大学;2011年

    6 霍婷;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群芳;抗美援朝运动中重庆地区宣传动员研究(1950—1952)[D];西南大学;2013年

    8 宿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全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丰产运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毕晓敏;上海的抗美援朝运动研究(1950-1953)[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安徽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上海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毕晓敏 >马小艳

    >许静东 >金媛媛

    >韩沙 >张建才

    >宿萌 >霍婷

    >全泉 >曾群芳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7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