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与健康:《申报》补药广告的社会文化史研究(1873~1945)

发布时间:2016-12-15 18:52

  本文关键词:滋补与健康:《申报》补药广告的社会文化史研究(1873~1945),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滋补与健康:《申报》补药广告的社会文化史研究(1873~1945)

范雅君  

【摘要】:晚清至民国,西方医药进入中国后,与国人服食补药的传统养生习惯相结合,这一过程主要是由药商推动的。从《申报》上的补药广告来看,西方医药知识的进入,不仅逐渐使了人们日常服用补药的品种发生改变,也改变了人们的医学知识结构和健康观念。 服食补药历史悠久,是中国人日常自我保健的手段之一。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专门售卖中药材的店铺,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得到补药。这使得进补的风气较前代更为浓厚。到了清代中晚期,尤其在江南地区,温补风气盛行,人们普遍有“不怕补死,就怕虚死”的心理,进补成为社会各阶层都有的习惯。 晚清时期,在西方传教士的最初推动下,西医逐渐为一些接受过西式诊疗的人所接受并信赖,西式补药也开始进入上海补药市场。但此时西方医学在中国社会不占有优势。最初售卖西式补药的是外商药房,从他们在《申报》上登刊的补药广告可以看出,药商尽量想将西式补药本土化。广告中多使用中医名词概念来介绍补药,或者将西式补药冠以中式药名,以此吸引消费者,同时使缺少西药知识的中国人也能了解其产品。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医药日益受到质疑、批判。西医作为西方先进的、科学的代表,逐渐在医学界和国家行政层面取得优势地位,而传统中医则被归为落后和迷信的范畴。在那些受过西方教育熏陶的社会精英看来,中医应该被废除或者被改造。但是,日常生活当中服用传统补药的行为,并未因为医药界关于中西医的激烈论争而改变。上海的中药店依然存在,有的还有所发展。因为中药具有实际的疗效,这使得它在中西医激烈争论的大环境下仍然能够拥有自己的民间市场。 医药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推动了滋补观念与健康知识的近代转型。传统补药比较重视对男性“精”的保养,以及女性补血和月经调理。随着上海外商药房和华商西药房的增多,大量西式补药在市场上出现。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一些新发现的西医成分被制作成补药。这些补药在进行产品推广时,运用了西医和中医的知识来解释病症和药效,从而体现了中西医知识概念的混杂,进而推动了普通人医药知识和健康观念的近代转变。 近代中国医药产业与健康观念的变化,也受到了民族主义因素的影响。19世纪末华商药房在上海设立,也开始在《申报》上宣传其补药产品。民国时期,特别是“一战”期间,上海华商西药房和药厂积极谋求发展,逐渐取代外商药房占据了上海西药业的优势。华商药房通过报纸宣传自身补药产品时,很注重宣传技巧的运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华商药房将补药和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思潮结合起来,将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作为广告内容,以此作为补药卖点。全面抗战爆发后,《申报》上依然有大量的补药广告,但这些广告没有了战前浓烈的民族主义氛围,转而以描绘幸福摩登的都市生活状态为主。 目前,通过报刊广告来研究消费文化、思想变迁的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本文则尝试通过《申报》上的补药广告,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探讨大众对于健康的认知和体验。本文认为,通过滋补药品来保持健康这一大众行为,受到了文化传统、商业机制、知识体系和政治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和塑造,而知识体系及其变迁则是其中最显著的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G219.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建国;;符号、身体与治疗性消费文化——以近代广州报刊医药、保健品广告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郝先中;;兼容与并行:清末民初中国医界之二元格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蒋竹山;;清代的人参书写与分类方式的转向——从博物学到商品指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孙会;张润泽;;《大公报》中的医药广告与近代社会[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6 蒋竹山;;非参不治,服必万全——清代江南的人参药用与补药文化初探[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00期

7 邱仲麟;;明代的药材流通与药品价格[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年00期

8 张仲民;潘光哲;;卫生、种族与晚清的消费文化——以报刊广告为中心的讨论[J];学术月刊;2008年04期

9 张仲民;;补脑的政治学:“艾罗补脑汁”与晚清消费文化的建构[J];学术月刊;2011年09期

10 余新忠;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文雄;明代中医养生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宁;;北洋政府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筹办与纷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爱华;岳少华;;中医兴衰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从“废止中医”案到赤脚医生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忠萍;;从近代牛乳广告看中国的现代性——以1927~1937年《申报》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陆发春;;新文化与新生活:以胡适及《新生活》周刊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7 徐希军;胡适对苏联外交的评判——以对华政策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8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9 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10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英;;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2 曾晖;刘朝霞;宋高峰;;从中医理论探讨肝病患者的饮食调护[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徐改平;;作为共产党同路人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效霞;;林则徐:死时大喊“星斗南”[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5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茂庆;;福建船政学堂赴欧留学生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10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7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玫;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昆励;论洪仁玕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褚明露;国民政府时期财政部的金融监管研究(1927-194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小明;江西JM药业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志斌;民国时期上海民营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茂祥,姚真敏;万密斋养生思想浅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2 杨运高;中医养生四大主要流派之研究[J];国医论坛;1991年02期

3 傅景华;;中医养生文献概述[J];河北中医;1986年06期

4 杨兴梅;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J];近代史研究;2000年04期

5 朱英;近代中国广告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0年04期

6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7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8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9 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J];历史研究;1998年03期

10 郑晓红;道家对中医养生康复思想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志安;《内经》养生学说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张敬文;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金菊;汉传佛教养生的历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4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丽花;先秦道家养生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娜;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申瑞华;《内经》“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的策略探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蔚晓慧;《老老恒言》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温茂兴;论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6 郜嫩平;“五脏元真通畅”与《金匮要略》“治未病”学术思想相关性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吴非;《遵生八笺》养生思想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史强;四季养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刘洋;龚廷贤延缓衰老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1882年的上海股票市场[J];历史档案;2000年02期

2 姚小鸥,陈波;《申报》的戏曲广告与早期海派京剧[J];现代传播;2004年01期

3 王儒年,陈晓鸣;早期《申报》广告价值分析[J];史林;2004年02期

4 黎霞;金华亭之死[J];上海档案;1996年01期

5 胡俊修;从《申报》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J];历史档案;2003年04期

6 李道新;影像与影响——“《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J];当代电影;2005年02期

7 ;谋杀:民国政坛的某种象征[J];21世纪;1998年05期

8 王儒年;20世纪初期上海报纸广告对市民的身份塑造——以二三十年代的《申报》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郑翔贵;中国派遣驻外记者始于1920年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姚小鸥,陈波;《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贵;;我国现代书业广告的确立与发展[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葛涛;;声音记录下的社会变迁——论20世纪初叶至1937年的上海唱片业[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3 哈艳秋;黄玉迎;;《申报》的用人之术——试析史量才报刊经营管理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信;;王独清后期二三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受灾强度[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施正康;;近代中国证券思想概论[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7 陈肖寒;;来春石泰聘华前后诸史事[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李艳;;试论张元济的编辑思想[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9 曹丽娟;;清末民初北京内外城官医院[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殷莉;;民初《报纸条例》研究[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凤;[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沈磊;[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驻湖南记者 文述 通讯员 张玲 黎鑫;[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故垒;[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牛春颖;[N];中华新闻报;2002年

6 杨浪(北京);[N];中国商报;2003年

7 李润波;[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顾关元;[N];中国商报;2003年

9 黎泽重;[N];中国商报;2002年

10 陈玉申;[N];南方周末;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鸿波;《申报》77年体育报道研究(1872-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文娟;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立勤;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许静波;成本最简模式下的近代化[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红军;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D];复旦大学;2010年

7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世海;中国报业的产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晶;简论鼎盛时期的《申报》(1931—1935)[D];四川大学;2002年

2 夏燕燕;从灾荒报道看《申报》的民生关怀意识[D];安徽大学;2010年

3 闫俊霞;1912—1934《申报》的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学敏;早期《申报》与读者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黄志成;晚清《申报》的国民程度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闫小会;《申报》视野下的清末立宪[D];吉林大学;2014年

7 刘洋;1905年《申报》改版后言论特色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8 张天阳;《申报》涉藏舆论研究1911-1914[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9 史梦遥;晚清时期《申报》(1872-1911)与博物馆信息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鲁旭;试论《申报》的经营策略与特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关键词:滋补与健康:《申报》补药广告的社会文化史研究(1873~1945),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4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