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76年党的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11 18:23
  执政党的领导体制无论对执政党自身还是对整个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党的领导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和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不仅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政治保证。 本文所探讨的是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历史时期党在领导体制方面的探索过程。一方面,党拥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伟大功绩,得到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成为绝对的领导核心;另一方面,党刚刚完成由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没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党在具体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形成怎样的领导体制上只能慢慢摸索。党在这个历史时期成功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但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执政党,党在领导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尽管党在党政关系、党内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有过科学的探索,但在实践中还是形成了以党政不分、高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制随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到“文化大革命”更是发展到顶峰。对这段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体制进行详尽的历史考察和历史分析,总结党在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232;K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初步形成——建国初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党的领导体制
    1.1 党内领导体制的确立
    1.2 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延续
    1.3 执政条件下党政关系问题的初步探索
    1.4 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的探索
    1.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党对法治的初步探索
第二章 曲折探索——1956年至1976年党的领导体制
    2.1 八大在领导体制上的探索
        2.1.1 关于党内领导体制
        2.1.2 关于党政关系
        2.1.3 关于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
    2.2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领导体制上的探索
        2.2.1 关于集体与个人关系
        2.2.2 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2.2.3 关于党政关系
    2.3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体制
        2.3.1 关于党内领导体制
        2.3.2 关于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体制
第三章 历史评析——1949年至1976年党的领导体制
    3.1 党的领导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
        3.1.1 苏联模式的影响
        3.1.2 我国封建专制传统思想的影响
        3.1.3 冷战时期国际环境的影响
        3.1.4 国内形势及党自身因素的影响
    3.2 对这个时期党的领导体制的历史评价
        3.2.1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民主集中制被破坏削弱了党的领导能力
        3.2.2 以高度集权和以党代政为基本特征的领导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能产生正面效应, 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党的领导体制健康发展
第四章 现实启示——1949年至1976年党在领导体制上的探索对今天党改革完善领导体制的借鉴意义
    4.1 党的领导体制应当与党自身地位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4.2 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4.3 适应党长期执政的需要,把党的领导与执政有机统一起来,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中心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4.4 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来构建党内领导体制
    4.5 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党政关系逐步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丽;刘全;;四川省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忠飞;;传统与嬗变:清至民国年间塘江墟市的历史考察[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3 段改英;;对“颇……不”疑问句的历史考察——兼论《撰集百缘经》的翻译年代[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高继民;;中国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主张演绎之大成——《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评析[J];党史文苑;2011年12期

5 崔之清;;理想与现实的悖论——同盟会的领导体制[J];文史知识;2011年09期

6 ;国史研究篇目索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7 许东雪;;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历史考察[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8 ;领导要论[J];党的建设;2010年12期

9 田薇;;重释“宗教”:史密斯对于宗教概念的消解[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3期

10 朱威;王达敏;;《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作家——川岛[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卫青;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历史考察[D];西北大学;2002年

2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树彬;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5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D];厦门大学;2000年

6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始发;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邱福军;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位志;1949年—1976年党的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启示[D];湘潭大学;2006年

2 王预震;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3 于志勇;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物质利益实现状况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长华;“甲寅派”文学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和当下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庆跃;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资检春;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田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三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8 张秀明;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民间“保钓运动”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靳卫敏;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历史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彭顺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国方针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6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06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