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沪剧艺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7:01
【摘要】:沪剧作为上海本土剧种,它一产生便与其承载主体——艺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沪剧产生于近代上海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它的产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艺人的生计问题,它的发展则成就了艺人;另一方面,艺人促成了沪剧的产生与发展,两者交互作用。因此,在研究沪剧时,探讨艺人物质与精神生活便成为理解沪剧创始、发展、演进等情况的重要途径。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沪剧艺人基本情况,包括其构成、演艺生涯与生活状况。第二部分从沪剧艺人的专业化、群体化与唱腔流派化三方面探讨了沪剧艺人与沪剧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则主要从沪剧艺人的交际网络与社会活动来剖析沪剧艺人与近代上海社会的关系。其中,第二、三部分为本文论述重点。若要说明艺人专业化,则需要探讨职业艺人的出现与角色行当的演变;若要说明艺人群体化,则需要从班社、剧团的形成与专业管理机构的产生而窥视;若要说明唱腔流派化,则需要论述沪剧发展中渐次形成诸派纷呈的局面。除了职业方面的相关性,沪剧艺人与当时上海社会的互动也清晰可见:就沪剧艺人本身来说,沪剧艺人自有其交际圈;就沪剧艺人与社会其他构成来说,沪剧艺人与政府的关系始终处于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之中。然而从他们与普通民众的交往来看,其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也愈益得到民众承认,其自发的公益活动客观上对下层民众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也从主观上提升了沪剧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沪剧艺人发展与沪剧发展是相伴而生的过程,二者交相作用,共同促成了沪剧繁荣的局面。对沪剧艺人全面的了解与梳理对于理解近代沪剧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沪剧的产生也与其时社会状况有关,深入理解沪剧也可以揭示近代上海社会民众精神世界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伯承;;沪剧泰斗筱文滨[J];档案春秋;2011年01期

2 褚伯承;;话剧,沪剧最亲近的奶娘[J];上海戏剧;2010年09期

3 朱焱尧;我的沪剧情结[J];戏文;2001年04期

4 ;上海举办校园沪剧大赛[J];上海戏剧;2019年04期

5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J];上海戏剧;2016年07期

6 ;新春沪剧组团回“娘家” 首届上海沪剧节举行[J];上海戏剧;2015年03期

7 张裔泽;;与沪剧的一生情缘[J];中华文化画报;2015年10期

8 胡凌虹;;“上海的声音” 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J];上海采风;2016年08期

9 ;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在奉贤“收官”[J];上海采风;2015年04期

10 曹伟明;;沪剧的“娘家”——青浦与沪剧的渊源[J];上海采风;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竹;;小评上海戏曲香港行之沪剧《雷雨》[A];中国演员:2015年第1期(总第43期)[C];2015年

2 刘恩平;;沪剧《邓世昌》的情与思[A];中国演员(2015年第2期总第44期)[C];2015年

3 张恒;;戏曲中歌曲的作用[A];中国演员(2015年第2期总第44期)[C];2015年

4 严世善;;文化站能够留住民间戏曲——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文化站的调查[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5 尚海;;五彩戏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6 黄建平;;轮渡上的戏曲演唱会[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7 张垣;;赵树理与戏曲[A];中国演员(2012年第5期总第29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娜;沪剧经典代代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比京昆年轻的沪剧,应能更灵活迅速地反映生活[N];文汇报;2015年

3 龚和德;沪剧优势与茅派新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实习生 邹伊栋邋记者 端木复;振兴沪剧:好演员和好观众一个不能少[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端木复;沪剧创作要努力挖掘“海味”题材[N];解放日报;2008年

6 首席记者 黄启哲;沪剧《一号机密》将在大剧院首演[N];文汇报;2019年

7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沪剧《敦煌女儿》讴歌“莫高精神”[N];兰州日报;2019年

8 首席记者 黄启哲;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在敦煌大剧院收获掌声[N];文汇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张成;沪剧电影《雷雨》:尊重原著,带来沪剧新体验[N];中国艺术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成东 通讯员 周丹丹 牛立超;原创红色沪剧看得党员们心潮澎湃[N];解放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琦;近代沪剧剧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娟;近代上海沪剧艺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马林;民国上海沪剧报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利芬;新时期沪剧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董美美;近代上海沪剧演出团体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金宙e

本文编号:2785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85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